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法治聚焦  >  新聞
搜 索
海鮮+維C=毒藥?起底十大食品謠言,你中招了嗎
2017-03-15 09:15:48 來源:新華網  作者:李婷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闢謠

  北京幾千水樣未出現過氯超標

  加氯是自來水消毒最簡單、經濟的辦法。氯氣與水發生反應,會生成次氯酸與鹽酸。次氯酸能殺菌,但不穩定,易分解釋放氧氣。自來水消毒產生的鹽酸濃度遠低於人體胃酸中的鹽酸含量。所以無需擔心。

  劉清珺稱,根據這幾年在北京地區的自來水抽樣檢測結果,幾千個水樣中,沒有出現過氯超標情況。

  同時,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食品安全化學實驗室專家介紹,根據國家標准,自來水中的餘氯一般會限量在零點幾ppm,不會超過1ppm。

  自來水經過氯氣殺菌後,留下餘氯含量在每昇1毫克以下,遠低於每昇5毫克的WHO標准,也就是說,國家飲用水標准的安全要求高。另外,由於氯的刺激性氣味,當水中氯含量超過每昇2毫克時,多數人能聞到。

  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在『致癌分類』中,把氯劃為跟咖啡因同級,意為『目前尚無足夠資料來確定該物質是否為人類致癌物』。

  7雞蛋

  白皮雞蛋更有營養?

  【傳言內容】雞蛋的營養成分與蛋殼顏色有關系,白皮雞蛋更有營養。選購雞蛋時,最好選白皮雞蛋。

  【鑒定結果】雞蛋營養與蛋殼沒關系。

  【鑒定者】朱毅

  闢謠

  蛋的營養取決於蛋殼形成前

  蛋殼的顏色實際上在雞蛋形成的最後一道工序,在母雞生殖道裡面,子宮上皮分泌色素,均勻涂抹在白色的蛋殼上,有卵子提供出來的色素,和某種雞下的、雞是怎麼養的、雞吃的是什麼、雞心情狀態都息息相關,但是和雞蛋的營養之間沒有什麼關系,蛋的營養已經在它的蛋殼形成之前決定了。

  相關檢測結果顯示,紅皮雞蛋和白皮雞蛋都為12%左右;熱量方面,紅皮雞蛋比白皮雞蛋高一點,其中紅皮雞蛋脂肪含量更高。

  8塑料

  紫菜和粉絲是塑料做的?

  【傳言內容】近日,網絡上流傳著一段視頻。視頻中,消費者用打火機點著了粉絲,且越燒越旺,並稱這種燃燒的粉絲『讓人不敢吃』、『塑料做的』。

  與粉絲類似,在網上和微信朋友圈也流傳『塑料紫菜』的視頻,這些『塑料紫菜』的故事鏡頭均為網友將在超市購買的紫菜放入水中浸泡後,在手中橕開並稱花不小力氣纔能扯斷,視頻中的紫菜半透明狀且具一定彈性,然後把這種紫菜標榜為黑塑料制成的『假紫菜』。

  【鑒定結果】市場上目前基本不存在塑料制成的紫菜;單憑是否好撕開不能判斷紫菜就是塑料膜做的。

  【鑒定者】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和風險評估中心

  闢謠

  北京近三年抽檢未發現塑料紫菜

  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和風險評估中心專家稱,粉絲的主要成分就是淀粉和水,而淀粉本身就是一種碳水化合物,含碳氫元素,所以易燃。一般乾粉絲都是可燃燒的。光憑能否燃燒來判定,不靠譜。

  紫菜藻體呈膜狀。而塑料薄膜一般是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熱塑性塑料制成。紫菜和塑料薄膜差異較大,但由於工藝不同,可能有的紫菜好撕開,有的不好撕開,不能簡單通過不好撕斷定就不是紫菜,還是需要科學檢測。

  近期,北京食藥監局抽檢了45種紫菜樣品,均未發現摻假,現場根據監督抽檢數據庫統計。此外,近三年北京市共抽檢紫菜樣品278個,目前未發現樣本中存在塑料薄膜制假的現象。

  9酵素

  水果酵素能排毒養顏?

  【傳言內容】據網上流行的說法,水果酵素是一種用新鮮水果加糖後經密封發酵的產物;據稱,『酵素』這個詞是從日本引進,風靡於臺灣,再『轉口』到大陸,用中文規范表達稱作『?』。據傳言,酵素中含有脂肪分解?,可分解人體的脂肪,能讓人減輕體重、保持體型。而且,酵素還能淨化血液、改善體質、抗炎、預防脫發……

  【鑒定結果】酵素也是蛋白質,吃進胃裡就失去了活性。自制酵素操作不規范,有致病風險。

  【鑒定者】宋全厚(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副院長、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范志紅

  闢謠

  自制酵素發酵中易混入致病菌

  宋全厚介紹,根據相關國家標准,只要是在允許范圍內生產的水果酵素產品,就沒有太大安全風險。但自制過程不比工業制作,無法進行嚴格的殺菌,有可能在自制發酵過程中混入了原料或空氣中的致病菌,會導致腹瀉等風險。

  水果酵素是否真的可以包治百病?范志紅表示,『酵素』是從日語裡翻譯過來的,並不是一個確切的表述。目前發現的?除極少數是核酸以外,絕大多數屬於蛋白質。蛋白質在加熱及酸鹼度改變的情況下會發生變性,因此,即使生吃含?的食物,在胃酸作用下,這些蛋白質也會失去活性。

  10轉基因

  土豆切開不變黑是轉基因?

  【傳言內容】網上曾一度流傳消息稱,中國的土豆切開後不變黑,是轉基因土豆!而美國的土豆切開了會變黑。

  【鑒定結果】土豆削皮不變黑,這並不是轉基因土豆的特征。中國並無生產轉基因土豆。

  【鑒定者】黃大昉(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闢謠

  不變黑並非轉基因土豆特征

  土豆的變黑,源於它含有的多酚類物質在氧氣中被多酚氧化?氧化從而產生褐變。

  黃大昉介紹,土豆削皮不變黑,並非轉基因土豆的特征,而且中國並不生產轉基因土豆。一項科學研究表示,不易褐變的土豆品種早在1995年就通過傳統育種培育出了。世界范圍內獲得過批准投入市場的兩種轉基因土豆都不是為了防止褐變,而且它們如今的種植面積也都接近零。

  對於轉基因技術,黃大昉說,發展轉基因技術最早的是美國,第一個轉基因食品從1996年就開始吃了,現在全世界有28個國家在種植轉基因作物,50多個國家在進口轉基因作物產品,加工食品、飼料,包括我們國內絕大部分人也都吃過轉基因食品,比如轉基因大豆最後榨成豆油,這就是轉基因食品。轉基因食品沒有傳言的那麼可怕。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