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期打車可能更難?
在動態調價上線雙重封頂,取消出租車建議調度費的基礎上,滴滴還將建立供需預警機制。基於大數據分析,對運力供需做出預測,在可預見的供需失衡到來前,通過滴滴出行APP對用戶發出『預警』,在特殊情況下(例如春運、惡劣天氣)為了保證運力滿足出行需求,滴滴將根據實際情況對動態調價封頂做出臨時調整方案並提前對用戶進行公示,同時提醒用戶提前規劃出行。
IT分析師馬繼華認為,滴滴這次推出的調價雙封頂機制應該是經過大數據測算的,一般在高峰時期加價多少能打到車,『因為各地情況不同,這個政策出臺後,正常時間打車不會受影響,但對高峰時期用車肯定是有負面影響。』
他表示,網約車加價到底合不合法現在還不能定性,『春節前打車難,輿論把滴滴罵得很慘,因為它改變了出租車的規則,出租車屬於公共交通,是不允許拒載、加價的。』
馬繼華認為,不管是春節前高價叫不到車還是此次出臺調價封頂機制,背後都是在效率和公平之間找平衡。在他看來,下一步滴滴應該用大數據結合熱點區域、熱點時間段做出分析,哪些人是特別急迫打車的,比如去醫院、火車站等地點,在同等出價的情況下,優先讓這些人打到車。
-聲音
乘客擔心沒有司機願接單
『聽說加價要封頂,第一反應是高興的,畢竟天價車費不會再出現了,但是也有擔懮。』北京的鄧先生指出,價格調節可能是最有效的,所以限制溢價范圍後會擔心可能沒有司機願意出車接客了。『比如下雨天怎麼辦?』
同樣表示擔懮的還有成都的劉女士,『加價幅度限制了,但是如果提高加價頻次呢?』
也有乘客認為,打車本來成本就高,一味地要求打車平臺降低利潤也是不現實的,『平臺應該在乘客需求和司機需求中間找一個平衡點吧。』
司機不打算繼續開滴滴了
昨日,北京滴滴司機王海(化名)表示,此次滴滴動態調價封頂政策對他來說影響比較小。
他表示,目前每天只有兩三百元收入,而且司機看不到顧客的溢價倍數。因為賺錢越來越少,滴滴司機也越來越少。
王海說,現在已經有很多滴滴司機從全職變成兼職,他自己也在幾天前從滴滴快車司機,開始接滴滴代駕的工作。
『收入可能要減少四分之一吧。』北京滴滴司機董先生昨日說,如果政策實施,他的收入將受很大影響,『距離遠的活兒就不劃算了,十公裡以內受影響不大。』他還表示,由於收入下降快,自己很快就不會做滴滴司機了。
-釋疑
供需失衡時加價客服稱滴滴抽成20%
與此前用戶可自行選擇的出租車『調度費』不同,當乘客多、司機少的時候,滴滴快車和專車的動態調價是由系統自動計算,調整價格,軟件界面提示後,用戶同意調價纔能叫車,否則將不能叫車。
滴滴方面表示,動態調價是基於經濟學供需原理,在供需失衡的時間段、區域內,通過價格杠杆來調節供需的手段。區域供需失衡時,系統會基於實時交通狀況,計算出建議加價倍數,並在APP上向用戶顯示加價倍數與加價後的預估車費。
滴滴客服昨日表示,對於動態調價部分的車費,平臺將抽取20%的金額作為平臺費。如果司機當日有接單獎勵,同時遇到動態調價,司機將只能獲得金額較高的一份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