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3月1日新媒體專電題:小學入學日期松動家長不淡定了專家稱操作有難點
教育部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到,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這一規定被解讀為『8月31日可能不再是小學入學唯一截止日期』,引發社會持續熱議。
記者采訪發現,盡管對此各有想法,但大多數家長表示『不宜輕易更改日期』。教育界人士則認為雖然彈性入學是方向,現階段實際操作還存在困難,應積極研究相關制度配套,同時不斷培育家長教育理性。
家長意見不一
讓孩子早上學,一直以來是不少中國家長的『執念』,並為此想盡『辦法』,如趕在8月底前剖腹產,私自更改孩子出生日期等。
此次教育部明確把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日期統籌確定權給各地方,不少人就此認為,今後不再限於8月31日這個日期了。
有家長支持放寬入學截止年齡。家住成都市武侯區的羅先生說:『我兒子是9月的生日,如果按現在的標准,他的幼兒園小伙伴都上小學了,他卻不行,心理會有落差,新政後也許就能早一年上學,當然很不錯。』
北京市民張女士說,去年和自己同產房的兩位媽媽都選擇在8月底剖腹產,後來想想覺得自己吃虧了。『如果孩子身體和心理發育狀況都和8月出生的孩子差不多,晚出生一天,就耽誤一年,有點不人性化。』她建議,把截止日期推遲到12月31日,讓同年出生的孩子都能同年上學。
但多數家長持反對意見。上海市民李女士說,即使更改為12月31日,那麼31日出生的孩子順利入學,1月1日出生的孩子必須延遲到下一年,一個班裡年齡最大的孩子和最小的孩子還是相差一年,並沒有實質性的改變。
『無論定在8月31日還是12月31日,對孩子上學影響並不大,如果孩子身心發育不夠,早上學沒有什麼益處。』網友『牛牛』說。
廣州市民林靜表示,只要有確定的截止日期,就一定有『卡著點』的可能性,晚了一天的人總會覺得不公平,政策制訂只能求取社會最大公約數。『另外,現在學位越來越緊張,任何一年的調整,都會帶來入學人數的變化,應當謹慎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