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恍惚,懮心忡忡,昨天一整天,三門核電站的年輕結構工程師小張就是這樣度過的,前天下午的那場驚嚇總是縈繞在他心頭:幾名民警開著警車來找他,說他的身份記錄顯示,他竟然是一名網上逃犯。從未進過警局的小張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兩年前從名牌大學畢業,在上海一家設計院做結構工程師,前途美好,怎麼無緣無故地成了一名通緝犯?
經過警方調查,發現這其實是一場誤會,通緝犯確有其人,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也和小張的一模一樣,但小張並不是通緝犯,極有可能是那名通緝犯偽造了身份證,並利用了小張的個人信息。
警察懷疑他是一名逃犯
小張是杭州人,今年25歲。兩年前,他從浙江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順利進入上海的一家設計院。今年他受公司派遣,到正在建設中的三門核電站從事結構設計工作。
前天下午,正在核電站施工現場緊張工作的小張突然聽到有人在叫他,抬頭一看,幾名保安帶著兩名民警站在他的面前。民警告訴小張,警方懷疑他是一名網上通緝犯,要他協助接受調查。
小張起初懷疑是不是警察找錯了人,但當聽清楚警察找的就是他時,小張一下懵了。『我從沒乾過違法的事情,怎麼可能成為通緝犯?』小張說,他開始懷疑這會不會是一個騙局,但仔細看了看那兩名民警,穿的確實是真警服。
逃犯的個人信息和他一模一樣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記者了解到,三門核電站的保安措施十分嚴密,除了保安,還有數位民警在此值勤,每天都要對進出施工現場的人員實行嚴格的登記。
當天保安在登記小張的身份證號碼時,通過查詢公安網絡信息,發現此人竟然是一名逃犯,就立即通知了民警。
『我們發現,這名逃犯的姓名就叫張×,身份證號碼也和小張一模一樣。』辦案民警告訴記者,當他們找到小張時,發現逃犯的容貌和小張不同,『我們也覺得有點蹊蹺。』
慎重的民警經過認真核實,確認小張並非那名逃犯,『有可能是該逃犯竊取了小張的個人信息,制作了一張假身份證,並用這個假身份去作案。』
小張告訴記者,他對自己的個人信息保護得還算嚴密,但是去銀行辦理業務,在外住宿都需要用身份證,以前用過的身份證復印件也可能會被某些機構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