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法治聚焦
搜 索
未成年人健康『觸網』不止需要『青少年模式』
2024-06-10 14:02:21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孩子不小心在游戲裡充值,怎麼退回?』『以為沒有上網,結果打開軟件發現孩子在線時間很長』『孩子直接登陸了我的賬號上網』......

  如今,互聯網已經全面融入未成年人的學習和生活,技術日新月異給他們的成長帶來深刻影響,隨之而來衍生出網絡沈迷、非理性消費、不良信息侵害等問題,牽動著父母的心,也引發全社會關注。

  我國在未成年人使用網絡方面的管理體系日趨完善,對行為方面的監管也愈發細致和嚴格。5月28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出臺的《未成年人網絡游戲服務管理要求團體標准(征求意見稿)》,就是旨在建立一套網絡游戲中未成年人消費管理的規范,保護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引導網絡游戲產業健康發展。

  在護航青少年人群健康、有益使用互聯網方面,我國已經出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兒童個人信息網絡保護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對網絡空間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予以重點保護,也為網絡安全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與此同時,不止於游戲行業,隨著越來越多未成年人使用短視頻,政府、平臺與家庭等各方應當齊心協力,織牢織密對未成年人的防護網。從平臺角度來說,作為未成年人『觸網』的重要渠道和載體,抖音等互聯網平臺提供了嚴格的青少年模式及家長管理工具,為青少年群體營造綠色、安全的網絡環境,目前也取得積極成效。

  其中,重要的舉措之一是於2019年上線了『青少年模式』,經過5年發展,『青少年模式』對使用功能、使用時長、使用時段都有了較為明確的規定,也引導著家長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孩子的網絡行為管理中來。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發布了《互聯網平臺青少年模式測評報告》。該報告嘗試從『安全守護力』『內容定制力』『技術防御力』三個維度來判斷『青少年模式』是否好用。報告測評結果顯示,抖音、優酷、愛奇藝這三個平臺青少年模式的保護效果位居前列。

  以抖音為例。抖音近年來持續在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方案方面發力,采取了包括14歲以下青少年強制進入青少年模式、提供家長管理工具等在內的多種措施。

  抖音等互聯網平臺在安全使用、防沈迷管理、優質內容生態建設等領域推動青少年健康觸網,並主動建立了事前、事中、事後的保護機制,但一部分家長仍然對青少年模式不太熟悉,或者沒有意識到青少年模式等舉措對於保護未成年人上網的重要意義,更有未成年人直接使用家長的賬號,這對於家長來說依舊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知識創作者王小東談到,在創作短視頻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家長沒用過青少年模式,更遑論了解青少年模式能夠帶來的幫助。為此,他建議,加強青少年模式的宣傳,讓更多家長認知、認可,並願意主動打開青少年模式。

  為了進一步促進青少年健康上網,抖音采取嚴格措施保護未成年人個人信息,防范隱私泄露。此外,通過AI模型主動識別未成年人群,抖音制定了標准全覆蓋的風險審核規則與策略。抖音還通過禁止未成年人打賞、持續優化退款機制、設立抖音青少年守護專線、搭建小安守護平臺等措施,保護未成年用戶權益。數據顯示,在評論場景下,抖音日均處置風險內容量約130萬條,在社交場景下,日均處置賬號3000多個。

  未成年人網絡素養培育是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重要基石。抖音等互聯網平臺還需要確保青少年在接觸網絡內容時能夠獲取到有益的信息。目前,抖音青少年模式的推送內容已覆蓋科普知識、人文歷史、繪本兒歌、安全教育、興趣纔藝等30餘個細分品類。

  值得一提的是,抖音最新推出的青少年保護動畫短片《綠洲》,一經上線,就受到了眾多內容創作者關注。在知識創作者郝博偉看來,如今信息傳播速度飛快,學習方式也該應時而變。短視頻平臺的青少年模式,讓青少年的知識學習方式變得更加豐富。

  除了社會和平臺的努力,家長也應加強對孩子網絡素養的培養,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網絡價值觀,提高孩子的網絡安全意識。同時,家長還應承擔起監護責任,引導孩子合理使用網絡,避免沈迷網絡游戲等不良行為。

  完善未成年人健康用網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政府、平臺與家庭等各方主體,應充分發揮各自作用,努力為未成年人茁壯成長保駕護航。(文/谷雨)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網絡同心 文明同行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