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搜 索
從源頭治理農村留守兒童沈迷手機現象
2024-06-08 09:24:53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手機是怎麼吸引住孩子的,怎樣幫鄉村留守兒童把眼睛移到屏幕外更廣闊的空間?過去一年,全國人大代表、湖北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職工李莉關注著這些問題。

  今年全國兩會,她帶來一份《關於針對『農村留守兒童沈迷手機』現象進行源頭治理的建議》。作為一名殘疾人,李莉特別關注困難群體,她經常一手拄著拐杖,一手拿著本子出現在調研現場。

  李莉觀察到,在一些農村中小學,校方、教師需要就手機問題與學生『斗智斗勇』;一旦放假,留守在家的祖輩缺乏管理意識與能力,一些少年兒童從早至晚『盯著手機不離手』,熬夜、通宵刷短視頻或玩游戲。

  『現在智能手機和無線網絡在農村這麼普及,除了關注、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是否吃飽穿暖以及假期安全等問題,農村留守兒童沈迷手機現象亟待治理。』李莉說。

  『孩子們手機上癮不僅導致近視率上昇、體質下滑,也會削弱學生的上進心,對於需要耐心與復雜邏輯思考的學業任務失去興趣。』對於這些負面影響,李莉總結:當周圍的孩子都開始用手機打游戲或者社交時,來自同輩的群體示范,也導致『玩手機』在當下的留守兒童中成為一種『新潮流』,甚至出現『游戲大神』比『學習尖子』更受追捧的現象。網絡宣傳的一些錯誤觀念也會潛移默化影響著留守兒童的『三觀』。

  2020年以來,多項政策措施陸續頒布實施:新修訂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專門設立『網絡保護』一章;教育部出臺手機、睡眠、作業、讀物、體質等『五項管理』的文件;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雙減』文件中明確指出『引導學生防止網絡沈迷』;國家新聞出版署出臺『最嚴網絡游戲新規』,明確要求所有游戲廠商只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的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

  盡管如此,李莉在調研中發現,孩子們還是有多種途徑破解『未成年模式』:他們要麼使用家長或其他成年人的賬號,要麼在網上購買賬號,或者借用成年人身份證破解賬號。對此,她建議,從『人臉識別』等領域,進一步優化『實名注冊和防沈迷系統』。通過注冊賬戶、身份證與本人人臉『三合一』精准識別上線者,杜絕未成年人通過使用成年人的賬號參與手機游戲。對於未成年人賬戶,游戲開發商應在游戲時間、游戲規則和競技模式等方面做精細化分類設計,比如限制『團戰模式』參與人數,禁止『同城模式』競技賽道等,消解組團打手游的空間。

  針對一些游戲開發商利用大數據對未成年人在游戲過程中專門設計的『上癮』環節,李莉認為,相關部門應進行有效識別,叫停游戲軟件開發公司對少年兒童的『成癮設計』,堵住『未成年模式』破解漏洞。

  對於留守兒童容易沈迷的短視頻、直播、社交軟件、網絡小說等,李莉建議,『應進一步立法和出臺政策擴大監管范圍,強化互聯網企業內容審核責任』。在她看來,政府應將通過積極乾預、防止嚴重的手機沈迷作為關心與服務留守兒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已有的政策基礎上,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落實『源頭治理』,同時,需學校、家庭、社會多方合作,共同為留守兒童創造安全、健康的成長空間。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馬宇平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