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法治聚焦  >  新聞
搜 索
『融資性貿易』騙局重重 信用證『黑金』利益鏈調查
2018-05-18 15:27:25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在融資性貿易的鏈條中,開立90天遠期信用證的國企也有好處。一方面,通過開立信用證可以拿到貨值10%。左右的提成作為手續費。這可以看作是向開立90天遠期信用證的對手方收取的利息;另一方面,通過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參與其中的國企可以拿到17%的稅點返還。而且,通過這種貿易模式,可以達到業務衝量的目的。

  單純從開立信用證的國企和使用信用證融資的民企來看,可謂各取所需。但作為貨物的真實買家,其利益又是什麼呢?如果這個買家同時是賣家,即便能形成貿易閉環,但資金鏈斷裂的風險仍然很大。如果這個賣家是第三方,則可能是一場騙局,比如羅家濤一伙。而最後買單的,則往往是腹背受敵的國企。

  中民飛更是在庭審答辯時指出,甬久商貿作為涉案貨物的真實買家,並不需要該貨物。這表明邏各斯以國際貿易為名,行國際信用證融資之實。此手法使銀行表外融資規模膨脹,嚴重擾亂國內金融秩序。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如果監管不夠嚴格、程序不夠嚴謹,會讓流動性有所擴張,擴大融資規模。而且,融資性貿易通常沒有充足的資產抵押,是一個相對寬松的融資通道,比一般的信貸要難以控制。』

  業內人士指出,融資性貿易本質上是以融資為目的的虛假貿易。在邏各斯和中民飛的案件中,整個貿易鏈條甚至只有資金流和票據流,而沒有貨物流,脫實向虛,造成金融空轉,嚴重違反中央政策。

  早在2014年出臺的《關於推進廣東省屬商貿業務風險防控及企業轉型創新的指導意見》就明確規定,以借出資金賺取息差為目的的融資性貿易業務要限期清退,以融資為目的、無真實貨物交易的虛開發票等虛假貿易業務要堅決禁止。

  融資性貿易也引起了國資委的高度關注。2015年下半年,國資委政策法規局與北京某律師事務所共同完成了融資性貿易法律風險防控及管理課題報告,對國內融資性貿易的發展現狀、產生糾紛的原因和特點以及融資性貿易的參與主體及主要形式進行了分析。

  國資委對國企參與融資性貿易明令禁止。2017年兩會期間,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指出,將嚴格控制盲目投資,單純為了擴大規模,特別是融資性貿易要嚴格禁止。

  2017年7月19日,國資委召開會議再次重申:違規融資性貿易要堅持『零容忍』,堅決嚴肅整治。要進一步加強監管,及時發現、處理企業新發生的融資性貿易損失事件,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嚴肅追責問責。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