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法治聚焦  >  新聞
搜 索
校園欺凌延續10年女子數次欲自殺 帶頭誹謗者被判拘役
2018-04-15 09:47:42 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宋世鋒 徐夢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關於維護名譽權

  律師有四點看法

  您參考一下

  如何維護自己的名譽權,防止人身攻擊和誹謗?在『邏格斯logics』看來,人們還存在一些問題,一些觀念應該改變。

  傳統『非訟』觀念有點頑固

  『邏格斯logics』說,法律上有一句諺語,叫做『法律不保護權利上的睡眠者。』如果人們不主動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那麼法律一般不會主動來幫你。而現在很多中國人不習慣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這種思想不僅僅表現在名譽權糾紛。比如大部分人買到了假貨就算了,買到了發霉的水果也就算了,甚至於被老板裁員,也都自認倒霉。

  擔心打官司讓事件『鬧大』

  中國傳統上就有一句話,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浪子回頭金不換,對於壞人改邪歸正是很歡迎的。但是對於王女士這樣的受害人,反而會有很嚴格的要求。比如有人遭到性侵,就責怪是衣服穿得不好。

  名譽權案件也是這樣,在這個案例中,照樣會有人苛責王女士。所以很多受害人反而顧慮太多,害怕打官司之後會讓這個事情發酵,對自己的生活產生不利影響。

  因為訴訟費而放棄主張權利

  如果提起訴訟,首先需要預交訴訟費,然後還有律師費。在王女士的案例中,她前期已經投入了兩萬多元。很多人因此覺得花錢也不一定能打贏官司,所以就不想走法律途徑。這種顧慮導致很多人退縮,放棄了自己的權利。

  知識壁壘,不了解法律

  這個問題不是很嚴重,但也存在。比如此案中的王女士,她一開始想維權,但覺得好像很難,無法讓對方受到較嚴重的懲罰。以至於自己默默忍受了將近十年時間。

  [建議]受害人還是應該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對於這些攻擊,王女士長期以來都在逃避,原本自認倒霉。2016年,有人在微博上問她怎麼得了抑郁癥,她說因為在學校受到了人身攻擊和校園暴力。之後很多以前參與攻擊王女士的校友紛紛出來,說她抹黑母校,想編故事自我炒作。

  學校貼吧原來那位管理員到知乎網站上,貼出她的姓名、學校、出生日期和聯系方式等個人隱私,並且驕傲地細數和其他人一起排擠王女士的經歷,造謠她賣淫。

  去年3月份,忍無可忍的王女士通過微博諮詢了知名法律博主『邏格斯logics』。『邏格斯logics』告訴她,根據法律規定,網絡誹謗瀏覽量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轉發量達到500次以上,就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邏格斯logics』表示,這種案子雖然實質上很簡單,整個法律關系法律事實都很清楚。但是在性質上,這種案件比較新穎。有些律師受年齡或者地域等局限,可能不太熟悉,有了一些幫助之後,一切就容易了。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