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社會與法
搜 索
兩千餘個飲用水水源地迎來大檢 明年年底為整改大限
2018-04-02 13:46: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兩千餘個飲用水水源地迎來大檢

  本報北京4月1日電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劉世昕)全國縣級城市的2000多個地表水型水源地將迎來大體檢和大整改。2019年年底以前,這些水源地保護區內的環境違法問題要完成整改。

  近期,國務院批准了由生態環境部等部門負責的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此次專項行動要求,2018年年底前,長江經濟帶11省市要完成縣級以上城市水源地環保專項整治,全國其他地區完成地級及以上城市水源地環保專項整治。2019年年底前,全國所有縣級及以上城市完成水源地環保專項整治。

  根據各地環保部門初步統計,列入此次專項行動范圍的地表水型水源地有2466個。

  生態環境部負責人說,開展飲用水專項行動,全面解決當前影響飲水安全的環境隱患問題,不僅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更是落實『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決策部署的一項務實舉措。

  此前,原環保部已於2016年、2017年對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的地級及以上城市的飲用水水源地開展了環保執法專項行動,排查發現的490個問題已於2017年年底全部完成整治。此次為期兩年的水源地大體檢是長江經濟帶水源地整治的全國昇級版。

  生態環境部負責人說,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部分水源地的環保執法行動為全國水源地的大體檢奠定了技術基礎。水源保護區的規范包括『劃、立、治』三項工作。『劃』是指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立』是指設立保護區邊界標志,『治』是指清理整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違法問題。通過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設立保護區邊界標志、清理整治違法項目,全面提昇飲用水源地的水質安全保障水平。

  從生態環境部前期調研的情況看,飲用水水源地存在的環境違法問題包括:有的水源地內存在工業企業、交通碼頭或者排污口,甚至一些企業、碼頭和取水口多年共存,風險隱患突出。還有一些水源保護區劃定不合理,保護范圍涵蓋整個縣城或城鎮,涉及大量居民村落、建築項目,保護制度沒有落實到位。

  從以往水源地環境整治的經驗來看,農家樂、排污口類、非法碼頭類問題,佔比較大,而且大部分屬於久拖未決的歷史遺留問題,涉及面廣,難度很大。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飲用水水源保護是地方人民政府的法定職責。此次專項行動方案經國務院批准印發各省級人民政府,由各省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制定總體行動實施方案,督促指導市、縣開展工作,核查整改情況,加強跟蹤督辦。市、縣人民政府則負責具體的排查整治工作,按照『一個水源地、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則,建立問題清單整改銷號制度,保證每一個問題都得到有效解決。

  此次專項行動要求,各地政府在當地官方報紙和政府網站上開設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專欄,及時公開問題清單和整治進展情況。生態環境部也將及時公開各地問題清單和整治進展情況,對履職不力、弄虛作假、進展遲緩、水質惡化的,將予以通報批評、公開約談;情節嚴重的,將移送地方按不同情形進行追責。

責任編輯:孫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