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每月法制熱點
搜 索
值得注意的『社會之癌』 一個鄉鎮的賭博業調查
2018-02-22 14:21:00 來源:東方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態

  賭場之存在,是以休閑娛樂之茶館為基礎的。鄉裡賭場之盛、組織者之明目張膽,實則是因為他們找到了讓賭博寄生的社會生態:

  茶館及六合彩之覆蓋面之大,使得鄉裡人對賭博的接受度極高。盡管人們對賭場及茶館之本質比較清楚,但在茶館不勞而獲的體驗,與在賭場押注、在地下六合彩押『特碼』企求一夜暴富的心態,並無本質區別。

  本質上,茶館為賭場培育了基本的賭徒群體。如果說茶館是賭徒們日常生活的蓄水池,讓其保持了賭博習慣的話,那麼賭場就是泄洪區,積蓄日久的賭徒心態,可以從賭場中找到更大的刺激。鄉裡的賭場看似是不定期的,但春夏秋冬,避開農忙這些時間點都是很有講究的。

  茶館培養了一種畸形的消費習慣。為了吸引顧客,各個茶館絞盡腦汁擴展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而今,一些大型的茶館,其服務標准是:為打牌者及其家屬免費提供午餐(午餐按照當地待客的最高標准定制)、茶水、接送小孩服務等;一些茶館為了吸引顧客,甚至進門即發5元紅包。

  久而久之,茶館成了很多鄉裡人的第二家庭。比如,很多人快到午餐時分,就拖兒帶女找個茶館消費去了。這種營銷模式,和賭場如出一轍。那些『八點場』,對所有到來的賭徒,無論其是否參賭,都報銷車費、進門即發20元(或一包煙),並設有好吃好喝招待。鄉民們甚是享受茶館及賭場制定的服務標准,以至於每個人都默認了『顧客就是上帝』的宗旨,吃好、穿好、玩好,是他們的潛在意識。

  『癌癥』

  在以前的傳統社會和工業社會,物質匱乏,賭博是少數有閑有錢人的『特權』,少數無錢的『爛賭鬼』也會招人唾棄,大多數農民也不認為自己可以在賭博上浪費時間和金錢;然而,到了物質豐裕的時代,農民們早已被卷入消費社會的邏輯之中,他們身在農村,心在花花世界。賭博,在某種意義上起到了麻醉精神生活的作用。

  而在大批人寄生於賭博場的過程中,它也將社會中最赤裸裸的兩極分化呈現於人們面前。以至於,鄉民們竟然不自知地有了一種對權勢的畏懼感。

  一種賭徒心態也在鄉村社會蔓延開來。農民幻想一夜暴富,早已習慣於及時行樂,不勞而獲也是普遍的意識形態。其結果是,人們對因賭而生的丑惡現象,喪失了基本的價值評判能力。哪怕是高利貸逼死人事件,鄉裡人也僅僅是唏噓一番,甚至於,無聊者還拿這種事當做談資,調侃茶館關門歇業是全鄉為其志哀。

  至於賭博鬧出的家庭糾紛,則數不甚數。比如,2016年發生了一件傳遍全鄉的丑聞。一位在家帶小孩上學的奶奶,因天天在茶館賭博,入不敷出,不僅私吞了在外打工的兒媳婦寄回來的人情錢,還不斷編排各種理由索要兒子兒媳婦的血汗錢;不少留守家中的中年婦女,打牌之豪氣遠超男子。有一個女子,曾在茶館連續奮戰五天五夜,期間連臉都沒洗一回。

  賭博也在慢慢腐蝕當地政治社會生態。就在筆者下筆的前幾天,一個逼死多條人命的『大混混』,竟然得意洋洋地到各個茶館『宣傳』中央最新精神:『像我這樣的(組織」八點場」),是要被抓起來的;(我已經不乾了)你們竟然還在明目張膽地開茶館』

首頁  上一頁  [1]  [2]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