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家PKD
提到賽博朋克的前身,就不得不提到科幻小說作家Philip K. Dick。雖然賽博朋克運動是在他去世以後纔興起的,但是他的許多作品都在後來被追認到其范疇裡。《銀翼殺手》就是根據他的小說《機器人會夢見電子羊嗎》改編而來的,而其它作品諸如《全面回憶》和《少數派報告》也都被搬上了熒屏。

1983年,科幻小說作家Bruce Bethke正式創造了Cyberpunk這個詞,並用在了自己的小說標題上,用此俏皮的名字來吸引讀者。但是,真正確定賽博朋克基調的作品應該是William Gibson在1984年出版的《神經漫游者》,稱之為賽博朋克的聖經也毫不為過。在這部作品中,開始有了『網絡空間』的概念,這也是大部分故事發生的舞臺。

在那個年代,Gibson甚至還不會用電腦,所有的文字都是他在一臺打字機上匆匆寫就的,正因為此,所有的想象纔顯得宏大,只是書中的細節讀起來也特別抽象。但是如果要體驗最正的賽博朋克,這本書肯定不能錯過,太多賽博朋克的作品都可以在這本書裡找到精神母體,也有太多的作品向此書表示致敬。
《副本》:硬漢、愛情、槍戰、陰謀、永生等——最後,纔是賽博朋克
作為現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賽博朋克元素被大量地運用於影視作品中。雖然存在大量地借用,但『純粹地』直接表達賽博朋克的作品其實相當少。哪怕是被各種賽博朋克愛好者奉若聖經的電影《銀翼殺手》,其原著也不是那麼賽博朋克。

《銀翼殺手》超經典賽博朋克鏡頭
因為『純粹』的賽博朋克作品實在是太難啃了,觀看起來會很累。所以很多作品只拿賽博朋克作為添頭。《副本》就是這樣的一本小說。書裡不缺傳統的賽博朋克元素,例如虛擬感官體驗、意識電子化、精神藥物、網絡黑客攻防、賽博格技、城寨式貧民窟文化、電子化的日本極道文化等等,同時加入了偵探小說要素、警匪題材要素、太空歌劇要素等,不但有大量對動作場面的快節奏描寫,還有對傳統愛情故事與人性的探討。《副本》的筆法並不像傳統賽博朋克小說那樣神秘、婉轉、諱莫如深,相反它充滿了硬漢式的直接、爽快和明晰。也許你可能覺得這本讀起來特別好萊塢的小說在深度上肯定也只是個爆米花電影級別的貨色,然而事實上,在傳遞隱喻、進行思辨和自省這個方面,《副本》與那些經典賽博朋克小說相比絲毫不差。

當陰謀被揭穿,一切塵埃落定之時,你會發現人性的千面竟是如此的迷人和恐怖,永生之下的世界竟依然扭曲而慘烈。這其中傳承著傳統賽博朋克小說的精神,只不過更激烈、更直白、更有衝擊力。
稿件內容由東北網新聞頻道制作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轉發或鏡像,違者必究。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