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法治聚焦  >  新聞
搜 索
中紀委公布『巡視清單』 29所中管高校自揭『家丑』
2017-09-05 08:42:29 來源:檢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無獨有偶,『中管高校』山東大學也查出騙取公款的腐敗窩案串案。2015年9月7日,濟南市中級法院官方微信公布:山東大學實驗動物中心主任兼山東大學新藥評價中心副主任劉兆平犯貪污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並處沒收財產30萬元;山東大學新藥評價中心行政管理部主管張春光犯貪污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並處沒收財產5萬元;山東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實驗師尹某犯貪污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並處沒收財產1萬元。

  濟南中院經審理查明,劉兆平在擔任山東大學藥評中心副主任及科研項目負責人期間,利用職務便利,單獨或指使張春光、尹某采取虛開發票方式多次套取公款共計921萬餘元,用於支付劉兆平個人公司的設備款、工程款。按照山東大學科研經費管理規定,扣除40%的科研酬金,劉兆平實際騙取公款341.8萬元。

  記者觀察統計,十八大以來,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包括『中管高校』在內,中紀委網站『紀律審查』欄目中共通報101名被查處的高校領導乾部;2016年,該欄目總計通報27名高校領導乾部,其中,執紀審查15人次、黨紀處分17人次;但在2017年前8個月,已通報23名被查處的高校領導乾部,其中,執紀審查13人次,8人被『雙開』,2人被開除黨籍、撤銷職務,接近去年27名的總人數,表明對高校違紀違法案件查處力度在加大。

  今年1月4日,中國社科院科研局、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中國反腐倡廉建設報告No.6》。報告認為,目前高校反腐倡廉建設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包括『重點領域權力尋租問題突出』『集體腐敗,窩案串案多發』等。教育部原黨組成員、中央紀委駐教育部紀檢組組長王立英曾表示,高校絕非一片淨土,違規違紀問題仍然嚴重。

  看反饋

  巡視清單中出現頻率較高的是: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不到位,高校黨委履行主體責任意識不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嚴重;基建工程、科研專項經費、招生錄取、教材購銷、校辦企業等領域成為高校腐敗『重災區』。

  今年6月8日至6月21日,11個中央巡視組分別向各高校黨委反饋了專項巡視情況。記者梳理發現,在對所有29所高校黨委反饋意見中,主要問題集中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黨管乾部、黨管人纔原則執行不夠到位,黨內政治生活不夠嚴肅,基層黨組織建設薄弱,『三會一課』制度落實不夠;基層黨組織存在虛化弱化現象,支部生活不夠規范,對基層黨組織建設指導不力。這一問題在被巡視的29所高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比率達100%。

  二是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不到位,『兩個責任』落實不到位,黨委履行主體責任意識不強;紀委履行監督責任不夠,『三轉』不到位。該情況在被巡視的29所高校中也高達100%。

  三是乾部人事管理不夠規范,選人用人制度建設滯後;執行制度不嚴格,選人用人程序規矩不嚴,機構編制管理混亂。有26所被巡視的高校存在該情況。

  四是存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四風』問題禁而不絕;公款旅游、公車私用等頂風違紀現象依然存在。被巡視的29所高校中都時常發生,比率達100%。

  五是校辦企業缺乏監管,科研經費、專項經費、基建項目管理問題較多;附屬醫院基建和財務管理等重點領域和招生錄取等關鍵崗位廉潔風險突出等。這個問題在29所高校中有28所高校存在。

  此外,4所高校有領導乾部不如實報告個人事項,違規兼職和經商辦企業表現突出;2所高校被點名存在『裙帶』關系,乾部檔案等造假問題突出;1所高校有單位利用高校資源謀取不當利益,有乾部或工作人員以權謀私。

  針對以上情況,中央巡視組在對北京大學巡視反饋意見中指出,黨的建設薄弱,政治保障作用未能充分發揮。黨內政治生活不嚴肅,基層黨建工作軟弱。『兩個責任』落實不到位,管校治校寬松軟。黨委擔當不夠,紀委監督執紀問責不力。而在此之前,中央巡視組的巡視反饋意見中,指出復旦大學存在的一些問題的『根源在於沒有真正落實好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求,黨委履行主體責任失之於松、失之於軟,紀委履行監督責任乏力、問責不嚴』。

  有專家指出,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巡視作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舉措,政治巡視定位越來越准。一所學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做得好不好,主要取決於黨組織。高校各級黨組織和負責人要從根本上認識到反腐敗工作的嚴峻形勢,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把擔子挑起來,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納入學校發展總體規劃,像抓業務工作那樣抓黨風廉政建設,既要管事更要管人,履行好『一崗雙責』,一級抓一級,一級管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管好班子、帶好隊伍。

  此外,針對巡視中基建工程、科研專項經費、招生錄取、教材購銷、校辦企業等領域違紀違法易發多發,成為高校腐敗『重災區』現象。中央巡視組在反饋意見中批評:山東大學科研經費使用、校屬企業、附屬醫院、工程建設等領域存在廉潔風險;重慶大學廉潔風險防控不力,基建項目、校辦企業、科研經費、教材購銷等領域存在問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研經費、基建工程、校辦企業等重點領域存在廉潔風險。

  據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辦案檢察官透露,僅高校基建工程項目領域,職務犯罪暴露出的『潛規則』就充斥各個環節,主要包括招投標環節、發包分包、施工、驗收、預決算和工程進度款預付等。為獲得工程項目,一些建築企業將工程總造價的5%至10%作為行賄資金列入支出預算,這已成為行業『潛規則』之一。

  對此專家建議,高校紀檢監察部門要按照中央關於反腐敗工作的重要決策部署,切實履行好監督責任,不斷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嚴肅查處濫用權力、違反程序選拔任用乾部、違規招生等問題;嚴肅查處基建項目、校辦企業等領域的腐敗問題;堅決懲處那些有違紀違法行為的高校領導乾部,形成強大震懾,有效遏制高校腐敗蔓延的勢頭。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