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社會與法
搜 索
購買門檻低無證飛行者眾多 小區飛無人機引擔懮
2017-09-04 13:54:17 來源:大河網  作者:高志強 牛靜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核心提示?近日,家住安陽市弦歌大道某小區的楊女士向記者投訴稱,他們小區裡有人遙控無人機飛行,而且拍照像素極高,對別人的隱私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從婚禮、旅行到活動,無人機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多,價格也越來越平民化,那麼,無人機飛行是否符合相關規定?人們的隱私又該如何保護?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投訴

  無人機在小區內飛行居民擔心隱私被侵犯

  近日,楊女士向記者投訴稱,幾天前的晚上,其在小區散步時聽到頭頂上空有『嗡嗡』的聲音,前方不遠處七八個人聚在一起抬頭看著空中,她也好奇地抬頭看,發現是一架無人機在低空飛行,距地面約有十層樓高。

  人群中,一名男子擺弄著一個兩部手機大小的遙控器,在他控制下,無人機緩緩下降。在周圍群眾要求下,該男子操作無人機進行拍攝,讓人欣賞。

  『當時是晚上,小區裡光線不是特別好,但是無人機拍的照片像素特別高,堪比專業拍照設備。』楊女士說。

  隨後,記者根據楊女士描述當時無人機的位置,對周邊幾棟樓進行了入戶采訪。在該小區19號樓居住的王先生告訴記者,當天確實有一架無人機在小區進行拍攝,當時自己在臥室,聽到窗外有『嗡嗡』響聲,往外一看,發現一架黑色的無人機正在不遠處盤旋。

  『我有個喜歡攝影的朋友也購買了無人機,大家一起出游時朋友也會帶著無人機拍攝風景,但無人機在小區出現的情況,我還是第一次遇到。』王先生表示,無人機飛行噪音比較大,影響居民生活是一方面,主要是無人機飛行高度可以達到百米以上,業主在家都穿得比較隨意,如果被拍到不雅畫面怎麼辦?

  在記者的走訪中,家住安陽市龍安區的田先生也表示,自己也曾發現有人在小區操控無人機飛行。

  『當時無人機飛行有二十層樓高,這要是掉下來砸到人肯定會傷得不輕。』田先生擔懮地說道。

  那麼對於市區內尤其是小區這樣的地方操控無人機是否合規?對此,記者進行了多方諮詢。

  調查

  無人機購買門檻低,購買人數龐大

  記者在某購物網站上搜索無人機,發現其價格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花一百多元就能買到帶高清攝像頭的無人機,記者點擊銷量一欄,發現一家網店標著『男孩兒童玩具』,但也帶有高清攝像機,一個月就賣掉1.3萬多臺,而這僅僅是一家網店一個月的銷售額,那麼,這麼龐大的無人機擁有者群體是否都能遵守相關規定呢?

  隨後,記者網上搜索『無人機』的新聞發現,早在2015年10月底,新疆開出首張無人機罰單,『黑飛』被罰2萬元,這也是我國開出的首張針對無人機違法飛行的罰單。

  今年7月4日,西安警方破獲一件利用無人機涉嫌侵犯他人隱私的案件:22歲的男子金某在未向空管部門或民航管理部門申報飛行計劃的情況下,私自操作無人機,偷拍衣著較少女性在室內活動的圖像並進行實時直播。該男子被行政拘留10日。

  經記者調查發現,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適航審定司發布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明確,自2017年6月1日起,對最大起飛重量為250克以上(含250克)的民用無人機實行實名登記。

  按照民航局管理規定,無人機擁有者必須於8月31日前,在無人機實名登記系統完成實名登記。8月31日後,民用無人機擁有者,如果未按照該管理規定實施實名登記和粘貼登記標志的,其行為將被視為違反法規的非法行為,其無人機的使用將受影響。

  近日,民航總局發布《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從事經營性飛行活動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其中規定了,無人機從事經營性飛行活動應取得經營許可,未取得經營許可證不得開展經營性飛行活動。而要獲得經營許可,經營活動的主體應當為企業法人,這意味著個人將不得從事經營性飛行活動。

  說法

  無人機未經過報備申請屬於『黑飛』

  隨後,記者采訪了安陽航空運動學校專門管理飛行的相關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相關規定,無人機有明確的種類劃分,根據記者的描述,楊女士所看見的無人機是需要向空管部門進行申請的;不但對執飛人的執飛資質有要求,還明確規定了飛行場地需要有地面保障的設施設備,在類似小區等人員密集區域進行飛行,一般是不可能獲批的。如果不滿足這兩個條件,沒有通過申請卻飛行屬於『黑飛』,此類行為可能面臨嚴重的處罰。

  記者又與安陽市公安局取得了聯系。據該局治安大隊相關負責人諶警官告訴記者,無人機飛行屬於航管中心管,但是根據相關規定,如果無人機乾擾了航空器航行,那麼對相關責任人會行政拘留,嚴重的話,危害公共安全那就是違法犯罪,將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刑事處罰。目前我省只有鄭州市對無人機在市區飛行有規定,但也是政府發布的一個公告。

  另外,諶警官告訴記者,如果無人機飛行涉及個人人身安全或者隱私安全,可以向轄區公安部門報案,如果能夠證實確實對群眾隱私安全、人身安全造成威脅、傷害,可以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針對楊女士和王先生擔懮的無人機拍攝可能構成侵犯隱私權的問題,記者采訪了河南國厚律師事務所律師宋昆。

  宋律師表示,隱私指的是當事人不能或不願對外公開的內容,如果操作無人機的行為人拍到了此類內容,無論是否傳播,都已經構成了侵權的事實。依據相關法律規定,被侵權方可要求行為人進行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情況嚴重時,可要求行為人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而且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行為可處以行政拘留或罰款等行政處罰。如果無人機在小區內墜機,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主要行為人應當負主要責任,而小區物業因為沒有給業主提供安全的生活環境,也需要承擔一部分責任。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