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社會與法
搜 索
外賣小哥頻現事故 平臺也應擔起責任
2017-08-30 23:24:58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趙昂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據上海市公安局交警總隊統計,今年上半年,該市涉及送餐外賣行業的傷亡道路交通事故共76起,有多名外賣騎手在交通事故中被撞身亡,而且騎手的交通違法行為是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都市中風馳電掣的外賣小哥,常常讓機動車駕駛人、非機動車騎行者和行人都頭疼不已。為了趕時間送單,他們在行駛過程中,常常無視道路用途、無視交通信號燈、也無視其他車輛行人,這樣的問題,在全國許多城市都存在。

  事實上,如果按照電動自行車時速不應超過20公裡、整車重量不超過40公斤、必須具有腳踏騎行功能的國家標准,那麼跑在大街上的外賣電動車,有多少是符合要求的?如果按照非機動車道時速不得超過15公裡,駕駛電動摩托車必須符合上牌和具備駕駛資格的法律法規要求,有多少外賣小哥的騎行是完全合法合規的?

  那麼,為什麼這樣顯而易見的問題,就一直處於『模棱兩可』的狀態?

  對於外賣小哥而言,其收入除基本工資外,主要與送單量掛鉤,在相同時間內送得越多,收入越高,自然追求更高速度。作為用人企業,外賣公司本來有義務對送餐騎手進行交通安全教育,並約束其違規行為,而上海市公安局的調查也發現,每家送餐外賣企業對騎手的規范都是有規章制度要求的,但是這些制度並沒有被很好地貫徹執行。

  因為,如果讓外賣小哥全部換成自行車,現有的送餐員根本應對不了飛速增長的外賣市場,以及龐大的訂單量。艾媒諮詢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我國外賣市場整體交易額將達到2045.6億元,增速為23.1%。

  為了爭奪市場,任何一家公司都不願降低送餐速度,如果要保持送餐速度還要讓車輛人員皆符合法律法規要求,就勢必要增加人手,這會帶來企業人力成本上昇,或是增加送餐費用以調節訂單量,這又會影響市場份額。相比於這些措施,企業自然更願意對車輛和送餐員違法違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用最少的人力成本來完成最多的訂單。

  當然,違規違法成本低,也是送餐企業不願投入更多力度強制保障外賣小哥安全出行,以及外賣小哥不斷出現違規違法行為的重要原因。只要不出事故,電動自行車違規改裝、非機動車道超速行駛、佔用機動車道阻礙交通以及闖紅燈等行為,都很難被現場處罰,也使得以身試法者多,『法難責眾』。最終,在交通違規違法現象中,外賣小哥和其他車輛駕駛人、行人都是受害者,公共利益也受損,唯有外賣企業穩賺不賠。

  在大城市裡,不同送餐平臺的外賣小哥數以萬計,且流動性很大,並不易管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沒有管理方法,相關機構應當從外賣送餐企業的監管入手,全面梳理企業車輛情況,並建立健全送餐騎手身份識別系統,對於交通違法騎手,應對其公司有所懲戒措施。畢竟,外賣小哥賣命騎行換來的送餐費不是直接進了自己腰包,而是外賣平臺拿走了大頭。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