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社會與法
搜 索
4歲男童疑遭人抱走 父親走遍半個中國尋子19年
2017-08-17 14:12:34 來源:雲南網  作者:熊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雲南網訊『生命不息,尋親不止。』年過半百的男子陳萬全將這句話打印在一件白色T恤和20多米長的宣傳海報上。8月12日下午3點,雲南網在昆明盤龍區一城中村裡見到了這個滿臉滄桑的男子,他仍在苦苦尋覓19年前被人『設計』抱走的二兒子陳國武,走遍大半個中國只為能再聽到孩子叫他一聲『爸爸』。

  陳萬全個子不高,穿著整潔的藍色襯衣,說著一口地道的昭通本地方言。

  從一處臨街的門面進去,穿過漆黑的甬道便到了他的住處。這間不足十平米的房間內擺放著一張高低床,床頭上放有一件皺皺印有尋親標語的白色T恤,陳萬全說這是他們的『活動服』。牆角的書桌裡擺放著許多書籍,他說那是女兒陳運(化名)的書。當年兒子陳國武被人抱走時,這兩個孩子正在同一張床上熟睡。

  借宿過夜的『親戚』疑設計抱走孩子

  據陳萬全介紹,他是鎮雄村陳貝屯下營穆家院子人。1998年,他外出到昆明某礦山上打工,妻子與他鬧矛盾,大兒子送去了外婆家上學,4歲零3個月的二兒子陳國武與不滿2歲的小女兒陳運則在家由70歲的老母親照料。

  8月14日下午,一年輕的女子敲開了陳萬全鎮雄老家的門,她自稱是陳萬全母親娘家的人,賣烤煙路過村子想借宿一晚。由於其老母親上了年紀,後輩眾多,也一時想不出這個女子究竟是哪家的媳婦,但出於好心,還是收留了她。

  吃過晚飯後,老母親將陳國武和妹妹陳運兩人哄睡在老房子裡,隨後將她帶去離老房子50米遠的新房子裡住。村裡沒路燈,一到晚上就漆黑一片,加上沒修路,老母親只能提著煤油燈緩慢行走,等她送完人折回到老房子時,發現床上只躺著陳運,陳國武卻不見蹤影,她立即返回去找那個借宿的女人,人家早已逃之夭夭。

  老母親趕緊在院子裡大聲呼救,但沒有一個鄰居出來聲援,『村子裡的人哪能聽不見,只是怕惹事,所以都不敢出來。』陳萬全懷疑母親中了別人的調虎離山計。

  『我是3個月後纔知道兒子不見了,趕回家就一遍遍問我母親事情經過。』陳萬全說,當年通訊不發達,傳消息基本靠寫信。他是偶然在市集碰到老鄉,對方質問他為何還不回家時,纔知曉兒子被人拐走了,這個消息對他來說猶如晴天霹靂。

  他當時就去派出所報案了,但其二兒子陳國武至今杳無音信。

  失蹤後相關照片離奇消失

  『這個孩子性子非常剛硬,我就怕他到了別人家裡養不活。』陳萬全懮心忡忡地說,當年為躲避嚴厲的計劃生育政策,他帶著二兒子陳國武和正懷三胎的妻子跑到了貴州,臨行前,他叮囑陳國武,『不管誰問起來,就說我是你四叔』,不滿三歲的陳國武懵懵懂懂的點點頭。到貴州後,抓計劃生育的人找上門來,他們多次問陳國武,陳萬全到底是誰,但他一口咬死稱自己不是爸爸,是四叔。

  外出打工前,陳萬全是一個走街串巷幫人拍照的照相師傅,他為陳國武也照有相片,後來兒子丟了想尋人想拿相片出來用時,卻發現家裡凡是有陳國武鏡頭的照片全都消失的無影無蹤,就連親戚家保存的幾個孩子合影也不見了。

  所以,在陳萬全發布的尋子信息上,他只能用大兒子小時候的照片來代表陳國武。此外,他還把自己年輕時候的照片也放了上去,陳萬全認為長大後的二兒子模樣應該和自己差不多。

  兒子丟失後,陳萬全在昆明不久就病倒了,整個人消瘦了10多斤,渾渾噩噩過了半年,與妻子也離了婚。

  2011年,陳萬全母親去世後,他就不再回鎮雄老家,在昆明送報、送水、工地打工……目的是努力掙錢,一聽說哪裡有孩子的消息便第一時間趕過去尋找。

  尋子期間曾多次收到詐騙短信

  和電影《親愛的》裡那名丟失孩子的父親遭遇一樣,這些年,陳萬全為了找孩子在各大網站都發過尋親消息,甚至寫上只要有人能提供孩子的有用信息,他願意拿出5萬元作為對方的報酬,對當年拐走孩子的人也既往不咎。

  於是,各種各樣的短信紛沓而來,很多騙子給他發信息稱,只要先匯3萬塊錢過去,就能提供孩子的下落,等找到孩子再付2萬元。

  『很多次我都想相信了,這也是個希望,但理智阻止了我。』陳萬全說,他曾獨自一人去往貴州、攀枝花等地尋找。在貴州乘公交車時,有幾個人在車上圍著他,看著其手中的尋親牌,陳萬全以為遇上了想幫他的好心人,沒想到這是轉移他注意力的計謀。當他下車後纔發現自己隨身帶的包被劃開了一個大口子,錢包和證件全都不翼而飛了。

  『我當時太絕望了,坐在街上痛哭』所幸,好心的路人給他湊了30元錢,讓他坐車回昆明。陳萬全本身性格內向,不善言辭,有這次經歷之後,他不敢再單獨出門。

  兩次認子均失敗告終

  2004年,他聽說昆明白龍寺兒童福利院來了一批無人認領的孩子,其中有名叫王小兵的孩子和陳國武極其相似,年齡也符合。他滿懷希望的去了昆明市公安局諮詢,對方告訴他需要回鎮雄抽血。在此期間,他曾多次前往福利院想看望這個孩子,但都因沒有親屬關系證明而被院方拒絕了。

  直到三年後,有人告訴他,他多年前去采的血樣早就遺失了,所以纔遲遲沒有結果。

  2008年,他又一次在鎮雄縣公安局留了血樣,而王小兵已經離開了福利院。『我追問過工作人員,但人家說孩子的去處要保密,不能告訴我。』陳萬全心有不甘。

  2015年,陳萬全又聽說成都有一個跟自己年輕時候很像的孩子,他和大兒子坐飛機馬不停蹄地趕往成都,『太像了,鼻子、眼睛跟我年輕時候一模一樣,跟我走路的姿勢也一樣。』他邊說邊演示那個動作,情緒瞬間高漲起來,語氣都輕快了幾分。

  在他的口中,這名叫『龍生』的孩子跟自己走失的兒子年紀相仿,年幼時被拐走賣給一戶人家,經常被打罵,於是逃跑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車到了成都,這些年一直在流浪,『他也很希望有個家,一直叫我爸爸。』

  陳萬全的大兒子在成都生病了,『龍生』忙前忙後為他找診所看病,三人就像真正的父子一樣生活了幾天,陳萬全也從心裡認定這就是自己的孩子,在成都宴請了6桌,感謝這些年照顧那個孩子的街坊領居,所有人都在恭喜他,那是他尋親這麼多年來,最高興的日子了。

  隨後,兩人一起去做了親子鑒定,因等待結果需要一段時間,於是留了『龍生』的聯系方式後他便折返昆明,期間他還打電話給陳萬全稱『爸爸,我想你。』

  不久之後公安局打電話告訴陳萬全,兩人不具有血緣關系,他的心又被重重地撞擊了一次。陳萬全再也不敢聯系『龍生』,覺得自己已經傷害了他。

  『我也想認他,但是不能那麼自私,萬一他的父母也在找他呢?』陳萬全說,現在這樣,互不聯系這是對兩人最好的結果,他也在一直幫那個孩子擴散尋親消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與他真正的父母相聚。

  19年走遍大半個中國

  2007年,陳萬全結識了一個叫『寶貝回家』的尋親組織,成員由丟失孩子的家長和志願者構成,他們聯合在一起到處尋子,大家相互鼓勵著,『堅持下去,找不到我們不放棄。』他們經常帶著尋親的廣告牌走上街頭,利用節假日去往昆明海埂大壩、翠湖公園等人流聚集的地方進行宣傳,一方面想把自己丟失孩子的信息擴散出去,另一方面也提醒其他家長,一定要看護好自己的孩子,切記不能粗心大意,孩子丟了就很難找回來了,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他們正在做的事。

  為了參加各地組辦的尋親大會,這幾年,在福建、河南、湖南、重慶、貴州等地都留下了他舉著尋親牌的身影。

  『每次都是失望而歸。』陳萬全說,因為去了太多次,剛開始都抱著極大的期待,毫無所獲對自己是一次又一次的傷害,於是尋親家長們約好只能抱著『只是把消息擴散出去,讓想尋親的孩子主動來聯系我們』的想法,安慰自己不能『想太多』。

  20米長尋親海報常帶身邊

  『經常半夜哭醒,枕巾都濕透了。』陳萬全說著又悄悄抹起了眼淚。他現在的妻子也十分支持他,『是自家的孩子就找回來,花多少錢都找。』

  這些年,陳萬全經常出門尋子,家裡的大小家事全是妻子操持,他從心裡感謝她,因為有的家長再婚以後,另一半就不讓找了,他覺得自己是幸運的。

  為了方便制作尋人啟事,他自學在電腦上排版和裁圖等內容,剛開始制作一塊信息牌需要好幾個小時,現在只要10分鍾就能搞定。他還把60個孩子的尋親消息全部集中起來,做了一塊20多米長的宣傳海報,這些年他走到哪就帶到哪兒,希望能把消息擴散出去。

  陳萬全在給雲南網展示時,長約20米,寬約1.5米的布條鋪滿了人行道。周圍的鄰居們紛紛圍了上來質疑問道,『你們這麼做,能找到嗎?』他的妻子語調輕快自豪地說了兩遍,『圖上的已經找到幾個啦。』

  19年過去了,陳萬全始終堅定著尋子的決心,他希望那些丟失孩子的父母一起加入他們尋親團,『等我老去了,就要讓我的女兒繼續找……』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