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社會與法
搜 索
廣場舞教練月入上萬 『大媽經濟』走俏處處是商機
2017-08-09 17:36:02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張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原標題:教跳廣場舞月入上萬"大媽經濟"走俏培訓參賽處處是商機

  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眼下,廣場舞成為全民健身新時尚,也是最為普及的健身運動之一。當廣場舞比賽開始興起,它就不再只是老年人閑暇時候的娛樂活動,而是具有了成為成熟產業的潛力。當前,不僅是廣場舞所需的音響、服裝等,廣場舞培訓、廣場舞比賽組織都成了充滿商機的領域。然而,卻因為場地等原因,廣場舞受到追捧的同時也受到諸多限制。

  8月8日晚,濱州市民在濱州萬達廣場外跳起廣場舞。

  專業教練教跳舞

  還有人打道具主意

  "一把腰鼓一百塊,一套服裝一百塊,一雙鞋二三十塊……"8月8日,濟南的宮阿姨正在槐蔭區文體中心為15天後的一次廣場舞大賽准備。

  進入2017年,各種大大小小的廣場舞大賽頻繁在濟南出現。而每一次廣場舞大賽,統一服裝道具是最低要求。而越來越多的服裝店,開始瞅准了這個市場。濟南淘寶店主崔女士原本面向的是學生演出服裝,但2015年後她發現,廣場舞大媽們對這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多。後來,她就開始以中老年婦女作為對象。

  當然,買衣服的大多是團隊的教練或者隊長。33歲的蔡光(化名)是濟南的一名大學老師,同時也是好幾支大媽隊伍的教練。他利用業餘時間,組織人們在公園、操場或者空地上進行排練。『舞蹈都是我自己編排,選歌,然後錄下來。平時當面演示後,還會發給每個阿姨。』蔡光的學生都是通過口口相傳介紹來的,每個班每周上一到兩次課,每人每月收取100元左右的費用。這樣算起來,在廣場舞方面,他每個月能有3000元左右的毛收入。

  蔡光說,他看到有些團隊參加比賽次數不少,人不變,舞蹈動作變得也不大,但是衣服和道具卻總是換來換去,還出現了扁擔這樣的道具。『這固然是新意,但也可能是有經濟利益在裡面。』

  同蔡光類似,臨沂的舞蹈老師陳女士也是專注於廣場舞的教學。她介紹,她周圍就有四五個年紀相仿的人,專門編排適合老年人的舞蹈,收取費用並帶隊參賽。『只要收費肯定會有人不開心,但我們能夠提供最專業的服務,比如一個老師收取每人每月300元,但她幾乎每天上課,而且包教包會。』陳女士表示,她身邊的全職教師,如果乾得夠多,收入過萬其實並不難。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