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社會與法
搜 索
多地取消購房落戶政策 租房『賦權』時代來臨
2017-08-02 09:21:54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租房落戶』與『租購同權』距離有多遠?

  除了無錫之外,今年以來,鄭州、揚州、濟南等二線城市也通過修改地方法規的方式進一步放寬落戶門檻,並對租房群體敞開落戶的大門。其中,取消購房落戶政策,把租賃房屋納入『合法穩定住所』范疇成新趨勢。

  此前,住建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在人口淨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廣州、深圳、南京、杭州、廈門、武漢、成都、沈陽、合肥、鄭州、佛山、肇慶等12個城市成為首批試點城市。

  吳翔華介紹,『租購同權』是指以給租房者賦權更多的方式,彌補租房和買房所能享到的權利差距。『租房落戶是租購同權的基礎,但與租購同權還是有一定距離。』

  吳翔華認為,『租購同權』目前來看並不現實。除了戶籍,買房還與教育醫療資源、社會認同、文化心理、投資手段等相聯系,購房者除了戶籍之外還想擁有的是相關社會權利,所以現實中還是會有一部分人會考慮買房。

  對於這些城市是否會跟進推進『租房落戶』政策,吳翔華認為,這不能一概而論,而要視各個城市具體情況條件而定。

  『租房落戶政策針對的是當前嚴重的人戶分離問題。』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理事陳寶存介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公民的經常居住地和常住戶口登記地二者一定要一致,否則就稱為『人戶分離』。

  陳寶存說,盡管有政策鼓勵,但相較於農村戶口和北京、上海等重點城市的戶口,一般城市的戶籍價值較小,外來人口缺乏入戶動力,入戶意願不強烈。

  陳寶存表示,終身租房習慣需要長期培養,這也是長效機制實施時最大的障礙。新建商品住宅豪宅化,帶來二手房源價格上漲,租金水平提高也可能是大概率事件,老百姓依舊會追求產權類型住宅。

  也有專家認為,租房『賦權』所帶來的公共服務能力和公共配套設施的增加等問題,尤其是要警惕引發租金非理性上漲,避免『租不起房』的現象發生。

  專家建議與戶籍相關的配套必須到位

  不管是『租房落戶』,還是『租購同權』,最受公眾關注的還是與戶籍相關的配套問題,比如頗受關注的學區房問題。

  朱利農說,租房者在享受公共福利方面和其他市民待遇相同。但是公安部門負責的落戶是狹義戶口登記,這是各種福利的基礎,比如有了無錫戶籍,子女就可以按時打疫苗。但對於其他資源,是由市政府其他職能部門作規定,比如小孩就近入學,入學條件、學區劃分、學籍名額怎麼確定,就需要教育部門規定。

  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提出『租購同權』是有積極意義的,但這需要豐富優質教育資源,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纔能實現。

  熊丙奇以解決隨遷子女的同城入學問題舉例說,本來隨遷子女應該享有和城市孩子一樣的入學權利,近年來,各地尤其是大城市,針對隨遷子女,設置越來越高的入學門檻,這令同城入學的適用范圍越來越窄,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大多能進入城市公辦學校,但是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卻越來越少。

  『大家對租購同權的期待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學區房熱高燒不退的現實中,租購同權只是幻影,或者說只是房屋租賃市場的一個炒作點。』熊丙奇說。

  『租購同權並不屬於戶籍政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治安系教授王太元認為,『租購同權是住房以及相關的社會管理領域的制度變革,甚至是中國民事法律制度的重大變化,這中間當然有非常具體的問題需要解決,但問題的產生與解決,都與戶籍改革沒什麼關系。』

  王太元認為,每個人不論其性別、民族、宗教、職業乃至居住區域、居住狀態如何,都有被所在地方政府予以依法登記確認、並保護的權利,這項權利是不能被限制的,即使立法也不可剝奪。『至於登記之後是否享有相關領域的某項權益,也不應該以戶籍來確定。』

  『功夫在詩外,在戶籍之外。』王太元說,本輪戶籍改革要想成功,配套必須到位,與戶籍密切相關的住房、教育、就業、工資、物價、土地等領域,都必須盡快完成各自的制度變革。否則戶籍改了,配套卻沒有變化,繼續用城鄉、農業非農業、本地人外地人等舊制度管理社會、限制公眾,戶籍改革就永遠不能到位。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