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法治聚焦  >  新聞
搜 索
國人"尷尬消費"再次上演 安全座椅撞擊實驗不合格
2017-04-26 10:15:47 來源:未來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出口』與『內銷』品質的巨大落差,讓中國消費者好不尷尬——千裡迢迢『人肉快遞』或『海淘』回來的海外大牌,一看標簽,『中國制造』;一試質量,比國內買的強!

  隨著中國產業和消費昇級來臨,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即『三同』)被提上戰略日程:要求企業在同一條生產線上,按照相同的標准生產出口和內銷產品,使供應國內市場和供應國際市場的產品達到相同的質量水准。

  如果實現『三同』,中國消費者就無需再到海外去購買中國制造的出口產品,但許丁旺的五年經歷說明,這並非易事。

  巨大的價差

  許丁旺是巧兒宜(中國)有限公司華南區銷售經理,該公司原本專門為英國品牌JOIE以及荷蘭NUNA品牌代工,生產推車、安全座椅、餐椅及游戲床等嬰幼童用品。

  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歐美市場有所萎縮。2011年底,巧兒宜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許丁旺發現,要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第一個要面對的挑戰就是與國內市場同類型產品巨大的價差。他給第一財記者舉了個例子,2011年底,該公司推出的一款0~4歲兒童使用的汽車安全座椅定價1480元,而國內的同類型產品全部集中在300~400元之間,連前者的零頭都不到。

  『當時的感覺是難以置信,怎麼可能賣那麼便宜?我們光材料的成本就佔到價格的1/3了。』許丁旺說,『我們乾脆把市場上同類型的國產安全座椅都買回來做撞擊實驗,發現全都不合格。撞擊後有的座椅斷裂,有的有碎片飛出,還有的整個底座直接分離了。』

  中國兒童汽車安全座椅市場一度沒有國家標准。圖為汽車用兒童安全座椅進行撞擊實驗

  東莞太達禮品商貿有限公司(下稱『太達商貿』)市場部經理葉興專對此也深有感觸。太達商貿是港資企業美昌集團旗下公司,美昌主打現代化玩具,在東莞和韶關設有生產基地,主要生產按比例仿真制造的世界各知名車廠品牌的合金模型車,太達商貿則負責美馳圖和比美高品牌車模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銷售。

  『我們從一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就是「三同」了,當時參考國外的定價,普遍比國內市場同類型產品高。』葉興專說。

  葉興專告訴第一財經,公司2005年就開始做內銷,本來抱有很高的預期,也做了大量的准備,但直到2012年,纔步入穩步增長期。『一開始內銷的份額,基本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後來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增長過程,中間還有起起落落。』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