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3600元會費能分得1000萬元善款,這可能嗎?』
『你說呢(苦笑)?』
『那為什麼會有人相信?』
『一個人會懷疑,但周圍人都說是真的,那就成真的了。』
這是《法制日報》記者與『三民城』項目詐騙團伙成員武某的一段對話,道出大多數人被騙的心理變化過程。
近日,安徽省淮南市公安局破獲以『民族資產解凍』為名的特大系列詐騙案,搗毀『三民城』『巨龍國際』兩個詐騙團伙。其中,『巨龍國際』案由公安部掛牌督辦。截至目前,專案組共抓獲犯罪嫌疑人38人,有25人被檢察機關移送起訴。初步查明4萬餘人被騙,涉案資金兩億餘元。
交千元會費可得千萬『善款』
去年5月,安徽省公安機關接到網友舉報稱,有人利用微信平臺宣稱可通過『精確慈善』項目向受助人發放『善款』,疑似詐騙。經核實發現,自去年4月以來,已經有2000餘人參與項目,超過3萬人提供身份信息。但無一例外的是,沒有人收到過『善款』。
6月22日,安徽省公安廳指定淮南市公安局辦理此案。淮南市公安局抽調精乾力量組成專案組,調查發現,其中一名受害人是壽縣人張某,其在『慈善群』中購買了『巨龍國際』以及『三民城』等項目,共花費2.5萬餘元。
淮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周斌介紹說,這兩個項目都是打著『民族資產解凍』的旗號騙取錢財。項目號稱歷朝歷代的皇室、王朝復闢以及國民黨潰敗臺灣時在大陸和海外遺留了數以兆億計的資產,國家決定解凍這些海外民族資產,為了規避不必要的風險,授權民間組織或企業發展民族大業。而這些組織或是企業要想解凍資金,需要一定經費,所以通過發展會員,收取少量會費的形式籌措經費。等資產解凍後,再按功勞大小,給會員發放可觀的『善款』。
『三民城』項目承諾,每人只要繳納1100元成為會員,可以得到一大筆『善款』及特權,比如見官大三級,坐飛機只要1元錢。『巨龍國際』項目則推出兩個計劃:A計劃投資3600元成為巨龍公司國內原始股東,可以得到銀行解凍的1000萬元、住房一套、轎車一輛,每月還發放1.5萬元生活費;B計劃投資1萬元成為國際股東,獎勵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昇級。
周斌說:『剛開始宣稱的「精確慈善」只是幌子,讓會員先登記信息,加入微信群後再拋出真正誘餌,以高額回報誘騙會員投資所謂的慈善項目。』
專案組順線追蹤,很快鎖定以黃某為首的『三民城』項目詐騙團伙和以王某為首的『巨龍國際』項目詐騙團伙。8月6日,專案組抽調160餘名警力組成14個抓捕組,遠赴福建、廣西、江蘇等8省區同步抓捕主要嫌疑人,黃某、王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落網。
經審查,黃某、王某是各自詐騙團伙的骨乾成員,所帶領的團隊只是整個團伙的一個分支。
『微信+傳銷』方式發展會員
隨著偵查的深入,兩個詐騙團伙的幕後操縱者吳某、李某進入警方視線,整個組織架構隨之逐漸清晰。
周斌說,吳某今年64歲,是『三民城』項目的最上線,與其他4名元老級成員組成5個小組,各自擔任組長,發展下線成員,形成不同分支。
與『三民城』不同的是,『巨龍國際』項目的詐騙團伙注冊了公司,采取企業管理模式運營。參與辦案的淮南市公安局八公山分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岳光明介紹說,該團伙最高層是公司總裁張某,負責公司的整體運營和管理。他的下線是十餘名中層乾部,分別擔任黨委書記、副總裁、總經理等職務,各自負責一定區域。每個副總、經理手下都有眾多團隊,每個團隊都有隊長,管理著數量眾多的微信群。每個微信群下設統計員,進行會員信息統計、匯總等工作。
據介紹,這兩個團伙都是通過微信群控制和管理會員。領導層之間也會建立管理群,方便接受上級指令,討論團隊發展事宜。兩個團隊中下層乾部之間還會交換會員信息,交叉發展下線。
圍繞兩個項目高層涉案人員,專案組奮戰數月,先後抓獲犯罪嫌疑人13人。今年1月6日,公安部派出工作組抓獲『巨龍國際』首犯張某,3月13日,在福建莆田將『三民城』詐騙項目首犯吳某抓獲。記者注意到,專案組抓獲的38名犯罪嫌疑人中,23人都曾從事過傳銷活動。
淮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支隊長黃昇忠說,此類案件改變了過去口耳相傳接觸式的詐騙方式,逐步向以網絡為工具的非接觸性新型詐騙轉變,成為一種集返利、傳銷與詐騙為一體的混合型、非接觸式犯罪。尤其是引入傳銷手段,讓受騙人數呈爆發式增長。
專案組民警張連閣說,『巨龍國際』項目A計劃中,團伙成員每發展一個下線可以提成300元,B計劃可以提成1000元,發展人數越多,提成越高,級別也越高。達到1000人後,還會獎勵汽車或是折現,這與傳銷組織按人頭抽成晉級的方式一樣。這些『老傳銷』手上有資源和平臺,很容易將過去被騙入傳銷組織的成員,吸收到『民族資產解凍』騙局中,成為新會員,再讓他們發展下線。這樣一來,受騙人數成倍增長,連犯罪嫌疑人都說『增長速度讓人感到害怕』。
經初步查明,全國有4萬人受騙,遍布30多個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