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法治聚焦  >  新聞
搜 索
老教授擲40萬買保健品 悟套路寫書為防騙支招
2017-04-21 09:12:47 來源:新華網  作者:申卉 陳懮子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貓膩:發現業務員『坑老』有套路

  在她看來,保健品公司正是抓住了老人的這些購買心理,進行推銷。黃婆婆坦言,這些年來,她逐漸發現了保健品銷售的一些貓膩,不少保健品業務員都有一套『坑老』套路。

  『請來所謂的'專家',巧舌如簧,或是用點小恩小惠吸引你,讓你佔小便宜吃大虧。』她舉例,曾經看到電視上有『專家』賣風濕藥,還號稱藥是三代祖傳,結果媒體曝光稱『專家』是臨時演員扮演的。黃婆婆說,她自己參加保健品講座也能發現破綻。有一次她參加一場保健品講座,對方在賣一種養生酸奶,號稱功能媲美駱駝奶、企鵝奶。『我一聽就有問題,企鵝不是哺乳動物,怎麼會有奶呢?所以我當場就提出了,講課的人也只好轉移話題。』

  她說,很多保健品都號稱是稀缺的產品資源,聲稱『特供』,或是『中央首長』的『保健醫生』開發的。『有一次我買了一種號稱日本風行的保健品,結果我讓在日本留學的孫女去查,發現日本根本沒有這回事。』

  她告訴記者,事實上,無論是媒體報道還是相關部門查處,老人也知道很多保健品不可信,她也曾問過相熟的業務員為什麼還要繼續推銷。『他們總會說,有的保健品是有問題,但他們賣的保健品沒有問題,真真假假,老年人也無法判斷。』

  昨日,記者也佯裝老人的親戚,致電其中一名保健品業務員,對方聲稱雖然市場上有的保健品確實有問題,但他們售賣的保健品有批號,是合格正規的,但當問及為何不開發票時,對方則聲稱『哪家公司一查都有問題,我們最多就是沒交稅。』

  希望:找到興趣老有所為 翻譯百萬字俄文

  『其實老人只要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就能夠理性地對待保健品。』黃秀蘭婆婆坦言,自己花了六年時間,將約300萬字的《維果茨基全集》翻譯成中文。她告訴記者:『剛開始,我就是閑不住,想動動腦筋。』不想,剛開始翻譯不久,丈夫就去世了,本想擱筆的她,為了重新找到生活的支點,她決定繼續將這本書譯完。

  如今,黃秀蘭婆婆參與編寫了《青年社會心理學》《維果茨基心理學思想精要》《心理健康活百歲——延後衰老的策略》《告別肥胖與糖尿病》等書多本。

  除了培養自己的興趣,她還希望社會能給老人更多的關注。『兒女工作忙,希望社區能多組織一些老年人活動,電視臺、報紙可以開設一些老年頻道,介紹老人關心的保健知識和故事,讓老人沒那麼寂寞。』

首頁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