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4月20日電題:房款之外動輒再加幾十萬元——揭秘樓市調控下『號頭費』潛規則
合肥市是房價上漲較快的城市之一,為遏制房價快速上漲,當地政府要求新建商品住房必須明碼標示首次備案價格,6個月內不得上調,再次申報備案價格上調幅度不得超過1%。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合肥多個樓盤銷售過程中,有一種名為『號頭費』的隱秘費用,即購房者在合同價之外額外支付一筆費用,纔能從這些樓盤購房。
售樓處買不到房中介經紀人卻稱拿『號頭費』能買
合肥市政府去年要求,新建商品住房首次明碼標價備案應按項目地塊參照同區域、同品質、同類型新建商品住房備案價格確定首次備案價格;同一項目、同類房屋6個月內不得上調備案價格;再次申報備案價格超過6個月的上調幅度不得超過1%。已取得預售許可證的項目,須在10日內一次性公開全部可售房源,不得以『價外加價』等方式超出備案價格對外銷售。
記者近日以購房者身份前往位於合肥濱湖新區的某樓盤售樓處。在當地,該樓盤有著『神盤』稱號,因為雖然一次次推出房源,但如果沒有特殊渠道,其實很難買到該樓盤的房子。記者詢問是否還有房源、樓盤均價多少,銷售人員都回答『不知道』。
雖然在售樓處買不到房,但與此同時,卻有多名中介機構經紀人向記者表示,只要願意支付『號頭費』,就可以在該樓盤買到房。『號頭費』少則數萬元,多則二三十萬元。
距該樓盤售樓處兩三百米的臨街店面中,有多家房產中介機構。記者走進其中一家『奇點地產』諮詢。經紀人說,他們有多套房源,繳納『號頭費』就可以買到。
一名經紀人帶著記者前往該樓盤F區4號樓看房,根據不同面積的戶型報出了『號頭費』。113平方米的新房,單價1.42萬,再加上號頭費22萬元,合計182萬元,折合每平方米約16150元;94平方米的,號頭費17萬元;135平方米的,號頭費28萬元。
采訪過程中,記者遇到了一名正在經紀人帶領下看房的趙女士。她告訴記者,她很想買該樓盤的新房,但是通過正規途徑根本買不到,要想買房,要麼支付一二十萬元的『號頭費』,要麼找特殊關系。
記者探訪多個樓盤發現,『號頭費』問題並非個案。另一處名為『保利愛家』的中介機構經紀人表示,通過他們也可買該樓盤新房,其中,110多平方米的,『號頭費』22萬元;90多平方米的,17萬元。記者表示『號頭費』太高,對方又提供了其他樓盤,一家樓盤『號頭費』8萬元,另一樓盤的『號頭費』12萬元。
一名姓丁的購房者告訴記者,他去年9月在合肥一家樓盤買房時,樓盤售樓處人員告訴他必須先支付90多萬元的『號頭費』,纔能在該樓盤獲得購房資格。他把90多萬元轉賬到售樓人員指定的第三方私人賬戶後,纔拿到購房確認函,繳納了30多萬元的購房首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