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法治聚焦  >  新聞
搜 索
民生假理財案金額或近30億元?涉事行長正在接受調查
2017-04-19 09:39:33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程婕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暴露

  客戶偶然拍下假理財照片

  一年多來,一切看起來都沒有異常,如果不是一個偶然事件,投資者可能至今也不知道自己買了假產品。4月12日,一位民生銀行私人銀行客戶拍了一張該理財產品的照片,發給他在民生銀行北京管理部的熟人,詢問這款又保本收益又高的理財產品,為什麼只有航天橋支行在賣,其他支行或渠道能否買到。

  民生銀行北京管理部馬上查詢發現,該行並未發行過這款理財產品,相關領導找到航天橋支行行長張穎,詢問情況後決定上報總行,最終由民生銀行總行向公安機關報案。

  4月13日,支行行長張穎等人被公安機關帶走。隨後,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區分局經偵支隊對此立案偵查。4月13日晚,鯨鑽高爾夫俱樂部的幾名投資者接到公安機關通知,連夜去做了筆錄。大家纔知道自己買的產品竟然是假的。

  關注

  假理財案涉及金額或近30億?

  公開資料顯示,航天橋支行的私人銀行客戶數達320餘人,是全國私銀客戶最多的支行。而他們的服務團隊,從主管行長到理財經理,平均年齡不到29歲。

  不僅航天橋支行是民生銀行北京管理部的一面旗幟,張穎本人也曾是民生銀行系統的先進人物、著名的明星行長。今年32歲的張穎於2011年加入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該行當時成立未滿5年。張穎用短短3年時間,使該支行金融資產在全國排名第一。在航天橋支行工作期間,張穎打造了鯨鑽高爾夫俱樂部,通過該俱樂部,航天橋支行集中了上百金融資產在千萬元以上的優質私人銀行客戶。

  投資者黃先生對媒體表示,他此前在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購買過多種產品,其中有一般理財產品,也有針對高端客戶的信托產品等。2016年4月開始,黃先生購買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這類『轉讓理財產品』的,每筆投資起點為300萬,至今成功購買超過10筆,其中3筆到期後返還了本息。目前還有7筆,共2000多萬沒有到期。黃先生表示,他這樣的老客戶也沒有分辨出這個所謂的『虛假理財』產品和之前的產品有什麼不同。

  頗有諷刺意味的是,客戶在民生航天橋支行購買假理財產品時,竟然也跟購買正規產品一樣,有全過程的『雙錄』。銷售人員會詢問投資者,是否知道這款理財產品,知道其中的風險,購買者需要按要求回答知道,並對這個過程錄音、錄像。

  多名投資者表示,鯨鑽俱樂部成員投資的金額大多為2000-3000萬元,數額高的達到6000-8000萬元,數額少的也有近1000萬尚未兌付。僅鯨鑽俱樂部的成員就有超過150人,其他投資者和涉及金額還在統計中,估計涉及規模約30億元。

  追訪

  巨額資金可能被用來填窟窿

  產品是假的,收款的轉讓方也應該是假的。如此巨大的資金究竟流向哪裡?

  昨天《財新》的報道揭示了其中的奧秘。在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航天橋支行一案中,據多方的知情人士透露,該行在某企業客戶的商業票據上蓋上了私刻的銀行承兌匯票的公章,即『蘿卜章』。這樣商票就搖身變為利率更高、信用越高的銀票,客戶能多收近10-20個基點的利潤。

  該票據在銀行間不斷轉貼現,直到兌付時刻,交易對手行纔發現公章為假。民生北分航天橋支行負責人為了填平這一票據窟窿,竟給該企業客戶違規發放了貸款,用以兌付到期票據。這筆資金約30億元左右。顯然這憑空套出的30億貸款正是來自於那些私銀客戶的投資款。

  巧合的是,銀監會近期剛下發5號文《關於集中開展銀行業市場亂象整治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指出,金融機構與其客戶若私刻、盜用銀行公章為客戶辦理開戶、支付、存貸款業務或賬外經營,則涉嫌內外勾結違法經營,是銀行需整治的亂象之一。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