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國內
搜 索
出獄收留40孩子:多個學生,以後或許能少個罪犯
2017-04-19 08:32:52 來源:海外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多個學生,以後或許能少個罪犯』

  劉甫1978年10月生。他在輝縣文化藝術學校學了三年,這為日後的表演打下了基礎。『他挺有本事的,這樣太不值得了!』濮陽縣慶祖鎮郎寨村的很多村民提及劉甫心情挺復雜,有尊重,有惋惜,也有嘲諷。

  在鶴壁市監獄服刑期間,劉甫認識了不少因偷盜、打架入獄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大多有著相似的經歷,孤兒、父母離異、自幼無人看管、沒有一技之長,成了這些年輕人走向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從那時起,劉甫萌生了辦學的想法。

  『劉甫的父親去世早,以前他確實有點膨脹,不太聽話。』劉甫的三爺、55歲的濮陽縣慶祖鎮郎寨村村民劉銀朝說,自從出事後,劉甫像變了個人似的,他喜歡說一句話,『如果家裡人教育不了你,那就會有別的人來教育你。』

  『有個19歲的獄友告訴我,如果他父母不離婚,從小有人管教,而不是在社會上瞎混,也許他現在正在讀大學。』劉甫說,這句話給了他很大觸動,他認識到,學習教育對未成年人的重要性。

  劉甫說:『我有一技之長,學校裡能多個學生,以後監獄裡或許就能少個罪犯。』出獄後,他把這個想法鄭重地告訴了妻子。當時,不僅妻子不理解,身邊其他人也納悶:一個曾『犯過錯誤』的人,咋有資格去教育他人呢?但他主意已定。他認為,正是因為曾經『犯過錯誤』,教訓極其慘痛深刻,如今他纔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生活,更看重對未來的規劃。

  教孩子本領,另一種方式贖罪

  從老家一處破舊的院落起步,在孩子們逐步增多之後又輾轉搬了幾次家,直到目前的農家院。『設施很簡陋,生意不好,一直閑置,人家看我辦好事就讓暫時免費用。』

  記者看到,一塊『濮陽市藝術公益培訓基地』牌匾懸掛在校捨門口。一旁的馬路上鋪設了塑料板,20多個孩子正在聚精會神地練習雜技表演的基本功。其中最大的18歲,最小的11歲,包括5個殘疾兒童、3個孤兒、4個來自單親家庭孩子,其他孩子也均來自濮陽及周邊的貧困家庭,最短的學了兩三個月,最長的快三年了。

  『雜技節目很多,倒立、爬杆、跳板、飛人、轉碟、草帽、空竹等,一個簡易節目就要三個月到半年訓練,吃不了苦不行。』劉甫說,校捨裡沒有空曠地方做練功房,只能搬到馬路上,盡管如此,孩子們練得還是十分認真,滿頭大汗。

  10歲男孩袁競波的媽媽患有精神疾病,很早就走失了,父親常年臥病在床,孩子從小無依無靠,兩年前,劉甫到臺前縣把他接了過來,教他讀書識字。12歲的郎振輝也是苦命孩子,爸爸、爺爺相繼去世,媽媽改嫁,年邁奶奶管不住他,劉甫把他接了過來。

  『6年前他酒後犯事,如今創辦愛心學校,真正地重新做人了。』郎寨村村乾部郎貴增說,知道內情的村民們都向他投去尊敬的目光。

  劉甫表示,他想將自己一身本領通過這種方式教給更多需要的孩子,讓他們將來在社會上憑一技之長謀生,『也算是我在為曾犯下的過錯用另一種方式贖罪了。』

  『欠了不少債,還會艱難走下去』

  如今,孩子們已經成了劉甫的精神支柱。『20多個孩子,還有生活老師和教練,總共30個人。』孫曉燕說,孩子們每天練功消耗體能,有的一口氣能吃四五個饅頭,『這麼多人,每個月的花銷都在兩萬左右。』

  不過,3年多來,劉甫從未向孩子們收過一分錢費用,反而將幾年來辛苦演出掙的幾十萬塊錢全部花在孩子們身上。『他借我四五萬了,辦好事得支持。』劉銀朝說。劉甫母親仲改粉將10多年積攢下來的3萬塊錢養老錢一把給了劉甫,『你手頭緊,先用著,讓孩子們吃好點。』

  然而無奈的是,因辦學條件差,請不起語文、數學等文化課老師,開設不了常規科目,他便讓孩子們習讀《弟子規》,希望他們能先學會做人。

  一些人也質疑,劉甫在利用孩子們搞演出賺錢?對此,劉甫表示很無奈。他說,年紀較小的孩子都沒雜技等表演基礎,需要一到兩年練習,『如何拿他們演出賺錢?』而對16歲以上的孩子,經過一段時間刻苦練習,可以登臺表演了,就會帶他們出去演出,但這並非無償的,只要演出都會給予相應報酬,讓他們在實踐中成長,『等到可以獨當一面了,來去自由,我的角色主要是師傅。』他說,由於一大家子人員太多,演出少,費用低,經常入不敷出。

  濮陽當地不少人也從起初的質疑變成了理解。一個多月前,劉甫夫妻倆收留孤苦孩子的事跡在央視《向幸福出發》播出了,很多人對他豎起了大拇指。『這既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責任。雖然經濟負擔很重,欠了不少債,但還會走下去。』劉甫說。

  『劉甫給我們爭得了榮譽,鎮裡獎勵了5000塊錢,通過我發給了他。』郎寨村乾部郎貴增說。

  共青團濮陽縣委辦公室主任閆濮生表示,經過組織推薦考核,劉甫已榮獲團縣委『青年五四獎章』榮譽。

首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