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采購將藥品分三類定價
針對醫改後各種藥品出現不同幅度的藥價波動,記者向市衛計委了解到,陽光采購後,並不意味所有藥品都降價,陽光采購的具體做法是將藥品分成3類確定價格。
對市場供應充足、競爭充分的常用藥品,將動態聯動全國各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價格,進一步降低藥品虛高價格,引導北京同種藥品價格始終處於全國較低水平。
對短缺藥品,主要是把確保臨床用藥供應放在第一位,合理提高藥品價格,特別是提高全國性、地域性短缺的藥品價格,能在貨源短缺的情況下有效佔有市場購買先機,同時也能促進企業積極生產。
此外,按照國家相關政策,鼓勵企業更多生產和臨床更多使用低價藥品,以達到降低醫療總費用的目的。為避免廉價藥品退市風險,醫療機構參考周邊省市實際供貨價格,隨行就市與生產企業談判形成供貨價格。特別對市民關注度較高的優質品牌中成藥,由於原料價格逐年上漲,近年來這類藥品的全國價格已普遍上調,為保證藥品質量,藥品價格不唯低價論,避免劣幣驅除良幣,此類藥品在改革後價格有所上漲,但價格水平均處於全國或區域的較低水平。據統計,價格上漲藥品的采購金額僅佔藥品總金額的5%。
釋疑
1為何拜唐苹價格沒有降?
【問題】近日,一位讀者向記者反映,雖然陽光采購能降低藥品價格,但拜唐苹的價格采購前後都是61.92元,並沒下降。
【回應】據北京市衛計委介紹,基層醫療機構早在2006年起就開始實行了基本藥物的零差率銷售。也就是說,這些藥品在本次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執行前,社區已經取消了藥品加成,市民已提前享受到降價。
2014年,北京將基本藥物品種擴充到699種,並開展了全國各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價格的聯動,此後,許多藥品價格已處於全國較低水平,所以改革執行後價格無明顯變化。本次陽光采購中,按照分類采購的原則,藥品價格有昇、有降,還有一部分價格持平。如拜唐苹(阿卡波糖片)早在2009年就已在社區實現了零差率銷售,2014年基本藥物價格聯動中也已完成聯動,故其在陽光采購執行前後價格無明顯變化,穩定維持在全國較低的價格水平。
2速效救心丸為何漲了9元?
【問題】有市民反映,自己長期服用速效救心丸,原來價格是一盒30.62元,改革後,非但沒降價,還漲了9塊多,價格變成39.72元,不明白到底是什麼原因。
【回應】市衛計委介紹,按照價格部門『中成藥日均費用不超過5元即可納入低價藥品政策管理』的原則,速效救心丸屬國家低價藥品政策范圍。對這些藥品國家的政策是加大政策扶持,鼓勵生產和臨床更多使用。價格上在不違反國家低價藥品政策基礎上,醫療機構可參考周邊省份價格,隨行就市與生產企業談判形成供貨價格。
同時,中成藥的主要原料草藥,屬於農副產品,其價格隨農產品市場價格波動較大,且近年來價格連續上漲。經查,速效救心丸雖然隨著周邊省份的價格有所上漲,但其日均費用仍較低,依然屬於低價藥品范圍。按照該產品不同包裝數量計算,39.72元折合成單粒的價格約0.22元,已為全國較低水平。
3社區藥品沒大醫院『新鮮』?
【問題】80歲的李女士患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要注射的胰島素及部分藥品因之前社區醫院沒有,一直是去附近二級醫院開藥。醫改後,社區也能買到胰島素等,但她說,自己仍傾向於去大醫院開藥。『且不說這些藥都有沒有吧,上大醫院買藥更放心,他們人多,藥新鮮;社區患者少,不知道藥放了多久,藥效好不好。』
【回應】市衛計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說,市民不用有這樣的擔心。不管是大醫院還是社區醫院,藥品的質量安全都是放在第一位,藥品和蔬菜生鮮不一樣,沒有『新鮮不新鮮』的說法,只要在有效期內,藥品的藥效就沒問題。社區醫院不會上架出售過期藥品。患者取藥時也可注意藥品包裝,如發現藥品已過有效期,首先可對所在醫療機構反饋投訴,如問題沒得到妥善解決,可進一步向上級主管行政機關反映,撥打12320、12345等政府服務熱線,均可投訴舉報。
市衛計委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藥品的質量與醫院的級別沒有關系,目前大醫院與社區醫院均在陽光采購平臺上統一采購,藥品質量均一化,都是通過正規進貨配送渠道。
西城區復興醫院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杜雪平稱,目前中心一周進藥兩到三次,部分需求量大的藥品每天都進貨。有效期外的藥品,社區醫院絕對不會銷售。
4醫事服務費『漲價』給了誰?
【問題】66歲的顧先生說,因擔心醫改後費用上漲,在醫改前他就去醫院做了體檢。尤其是醫事服務費比之前的掛號費上漲,他擔心會全進了醫生腰包,以後去醫院看病,會被要求多掛號。記者從幾家醫院了解到,醫改前確有不少患者紮堆看病。
【回應】市衛計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稱,醫事服務費是醫療機構所有從事醫療活動,包括醫護、藥劑、影像、檢驗、助產等相關人員體現技術勞動價值的醫療服務收費項目,既不是掛號費和診療費,更不是醫生服務費。
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醫事服務費的本質是醫療機構取消藥品加成及掛號費診療費後,對其運行成本和向患者提供診療服務的醫務團隊的補償。其收費標准只與所服務的醫療機構的等級有關。設立醫事服務費不是補償醫生,而是補償醫院,是建立一種全新補償機制,讓醫療機構徹底告別『以藥養醫』。
對患者擔心的看病多掛號問題,市衛計委醫政醫管處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三甲醫院提供的是專科服務,專業劃分很細,有些患者病情復雜,一位醫生診斷後,建議其去其他科掛號做進一步檢查並不奇怪。如醫生的確出現不負責任的行為,患者可先在醫院相關部門投訴,還可撥打12320向衛生部門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