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法治聚焦  >  新聞
搜 索
使館外私設『存包處』月入六七千?城管:根治存難
2017-04-11 09:18:28 來源:新華網  作者:左燕燕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一位『存包人』(左)正在詢問是否需要存包。

  4月6日,北京美國大使館外,一位男士正在使館對面的私人『存包處』存包。記者彭子洋攝

  『大使館外的存包江湖,去雄安買房的人是讀不懂的。』近日,美國駐華大使館外提供存包服務的商販再次被關注。記者了解到,由於使館簽證處禁止申請人攜帶手機等電子設備或手包等進入,並且不提供保管服務,使館外聚集了眾多『存包人』,以20元到30元不等的價格提供存包服務,並自稱日收入在二三百元。

  朝陽麥子店城管執法隊表示,會加強進行查處,但由於存包需求,打擊根治存在困難。

  存包價格20元到30元不等

  4月7日下午,北京氣溫接近20℃,天澤路上美國駐華大使館外,簽證處設有兩層1米多高圍欄,入口處,已經排成幾米長的隊伍。

  馬路對面,各種私家車停在馬路牙上,車門和後座時不時會打開,放進去不同款式的包;幾個皮膚黝黑,頭戴漁夫帽的人站在路口四處張望。他們將包背在胸前,三五成群,盯著每一個前往大使館的路人。

  『要辦簽證嗎?你這個包啊、手機都是不讓帶進去的。放我這兒存著,30塊。』天澤路口,見來人背著女士挎包,很快有幾個中年婦女圍上來。

  對方猶豫了下,把包遞過去。一名中年婦女接過,將手中的編碼牌交給存包者,這是一個由螺旋狀膠繩穿起的手牌,手牌上方標記著阿拉伯數字,下方則是一串手機號碼。

  『你辦完簽證來找我,取包再付錢,我就一直站在這個路口,或者馬路對面。』說完將包直接背在身上,再去尋找下一個客戶。

  這些人,就是美國大使館外的『職業存包人』。

  這些『存包人』來自全國多地,年齡在30歲到50歲不等;使館外,有著自己相對固定的存包位置,有幾人共用一輛私家車,將包放置在後備廂或是駕駛座。有在簽證處對面的人行道上,擺著兩排超市裡存包的小櫃子;有人則直接把包背在身上,成了人肉存包處。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