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社會與法
搜 索
中學教師質疑小學課文《尊嚴》為假課文
2017-04-07 14:27:48 來源:浙江在線  作者:鄭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浙江在線4月6日訊 『《尊嚴》可能是一篇假課文。』4月5日,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語文教師吳兆華告訴記者,她質疑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中《尊嚴》一文的真實性。

  吳兆華是在給上四年級的兒子聽寫生字的時候,翻到這篇文章的,《尊嚴》一文大意為:流浪到美國南加州的年輕難民執意用勞動換來食物,鎮長傑克遜大叔很是贊賞,把女兒許配給他,預言他將會成功,因為他有尊嚴。這個難民便是石油大王哈默。

  『許配』這個帶有濃厚中國民間傳說色彩的詞引起了吳兆華的注意,她在網上查閱了哈默的相關資料,結果讓她很吃驚。『哈默1898年生於美國紐約,21歲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讀書期間即接管其父的制藥廠,經營有術,成為美國第一個大學生百萬富翁。23歲哈默去紅色蘇聯投資辦廠,單一個鉛筆廠就帶來幾百萬美元的收入。30歲回美國,投資釀酒業和養牛業,均獲得豐厚回報。58歲攜第三任妻子遷往加州,投身石油生意,一躍成為石油大王。』

  『這樣一個實業家,什麼時候臉色蒼白骨瘦如柴地逃難要飯?他的前兩任妻子一個是俄國的女男爵,一個來自新澤西州,哪一個是南加州小鎮鎮長傑克遜大叔許配給他的?』吳兆華認為這很可能是一篇假課文,她把自己的想法如實告訴兒子,兒子非常吃驚地說怎麼可以騙人呢!『作者與編輯的原意和出發點是好的,希望教給孩子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尊嚴。但這樣無中生有信口雌黃的杜撰,又將知識和教材的尊嚴置於何地呢?』

  『同為孩子媽,我覺得吳老師說出了我們的心聲。』曲阜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曹英慧告訴記者,她第一時間轉發了吳兆華在朋友圈發出的質疑。她也有一個上小學四年級的孩子,不過因為擔心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她並沒有跟孩子明說課文有作假嫌疑。『小學語文課本不僅關系到語言啟蒙與文化傳承,還應該讓孩子們感受到作者應該對自己的文字負責,不嚴謹的文字會影響孩子們以後的治學態度和對待文字的態度。』

  今年三月初,杭州市外語實驗小學校長張敏質疑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中《愛迪生救媽媽》一文,掀起了一股語文教材『質疑潮』,引起全國廣泛關注。

  3月21日晚,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官網發出《人民教育出版社關於小學語文教材有關問題的說明》,表示教育部已編寫義務教育《語文》新教材,沒有選用《愛迪生救媽媽》等有爭議的文章。

  眼看新一波『質疑潮』又要掀起,不禁讓人擔懮,還有多少隱藏著的『虛假經典』沒有被人發現?還有多少純真的孩子被歪曲的歷史誤導?還有多少兩難的教師在糾結該如何回答孩子們對真相的詢問?

  正如兩位母親所擔心的,語文教材之所以得到極大關注,是因為承載了社會各界頗高的期望。作為孩子們的母語教育,一套語文教材不僅包含了工具性的語言知識,而且承載了時代精神、文化傳承、文學藝術乃至情感趣味等內涵。我們面臨的是,一旦孩子們了解真相之後,會產生被欺騙的感覺,對學校教育失去信任,懷疑老師教授的真道理和正確的價值觀。

  吳兆華告訴記者,她又翻閱了其他課文,發現多篇弘揚美德的文章都引用了國外的素材。『《中彩那天》一文,沒說哪個國家,時間是二戰前,從庫伯大叔這名字看又是外國人。誠實、有尊嚴,這些美德怎麼就只屬於老外呢?哪怕生編硬造也要安到外國人身上。難道教育孩子這件事,必須得是外國人的言行事跡纔能奏效?』她一連拋出幾個問句。『美德不分中外,不是狹隘到非得教孩子中華傳統美德不可。但這麼生編硬造扯外國名人做虎皮,還是有點過了,反倒容易傷害我們的自信和尊嚴。』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