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4月5日電 近年來,各類手機同城交友軟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而圍繞這些APP出現的各類騙局也層出不窮。針對這一現象,重慶九龍坡警方5日揭秘這些交友類APP背後的詐騙伎倆,提醒網民注意防范。
重慶九龍坡警方近日接到25歲的受害人張昊(化名)報警,稱其在朋友介紹下,在手機上安裝了名為『愛約助手』的APP。朋友介紹稱,只要下載注冊,就會獲得與同城美女『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張昊注冊後,立刻就有一位叫『夜闌珊』的美女主動向他搭訕。
與對方聊了幾句後,APP卻彈出一個彈窗提示,稱要想和對方進一步交流,需支付50元購買『通信服務』。張昊按照系統提示,通過支付寶轉去50元。但張昊很快發現,之前還熱情主動的『夜闌珊』,此時卻突然噤聲。他連發十幾條信息,對方卻再無回應。張昊這時纔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遂向重慶九龍坡區九龍園派出所報警求助。
警方揭秘:APP暗藏騙局『美女』多為虛擬用戶
處理過多起類似警情的民警告訴記者,與張昊對話的很可能不是真人。類似的同城交友類APP用戶其實大多為虛擬用戶,其頭像和資料全部來自大數據的抓取和盜用。被騙者收到的熱情搭訕幾乎都是電腦程序自動發出的,以此誘導用戶付費。
民警指出,目前開發一款類似交友APP,成本非常低廉,最低只要兩三元,而且APP當天即可上線。配套的信息識別抓取程序,會自動去QQ空間、百度貼吧等社交平臺,抓取用戶頭像後識別、注冊,完善整款軟件只需千元左右。這些打著『約』字招牌的擦邊球社交軟件,運作手法簡單,獲利卻是暴利。APP能夠在一個月無宣傳推廣情況下,致使下載並使用的人數超過百萬。這類社交軟件會員價格在50元上下浮動,保守估計類似社交軟件月收入可達50萬。
由於用戶支付的『通信服務費』一般少則幾十元,多則上百元,數額較小,大多數用戶礙於面子,一般都選擇息事寧人。而我國相關的法律又處在完善中,因此打擊此類違法犯罪,存在一定難度。致使這類APP運營風險較小,而打擊難度大,造成類似APP泛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