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社會與法
搜 索
買房神曲走紅創作者心聲:除非被丈母娘逼迫 不然誰會去買房?
2017-04-01 15:12:18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買房神曲走紅。這個每天早上5:45起床、傍晚6點左右下班擠地鐵、算式板書能把自己『粉』一臉的數學老師,想出的第一句歌詞就是,『霓虹閃爍整夜光,掏空身體我還在奔忙』。

  『每天下班時,正好是上海街頭霓虹燈亮起來的時候,外面繁華得不得了,但其實跟我們普通年輕人真沒多大關系。』張天霖任教的學校,位於熱鬧的上海人民廣場附近。

  但每天下班時分,他看到人們埋頭看著手機匆忙趕路,很少有人徜徉於繁華的南京路、淮海路上。因為,消費太高、家太遠。

  張天霖每天要從至今沒能通上地鐵的家裡,『趕路』到人民廣場上班。『還好我起得早,沒趕上地鐵早高峰。』他說,不然,用現在時髦的話來講,『會被擠懷孕』。

  27歲的江蘇人劉弘毅在上海工作4年了。3月的上海,晝夜溫差超過10攝氏度,這個年輕人通常穿一件白色短袖T恤,配一件有著金屬撳鈕的黑色風衣,加上酷酷的發型,整個人就像『等著被街拍』。

  劉弘毅負責演唱男高音部分。每周二晚上排練結束回到家,至少是晚上10點了。他在徐家匯一家文化傳播公司擔任演出企劃執行,老板把自己位於上海松江區的一套房子拿來給員工們當宿捨。松江,是上海的郊區;徐家匯,是上海最為繁華的中心商業區之一。

  每天,來不及看看徐家匯的美景,劉弘毅就要趕著回松江了。這是很多在上海工作的外地年輕人的生活常態。

  過去一年裡,上海松江,成為外地人買房的一片熱土。這裡地鐵周邊的二手房單價,從2016年初的兩三萬元/平方米,漲到現在約4萬元/平方米。而這裡的公辦學校,成為外地來滬人員的『搶手貨』,有的公辦學校招收了超過90%的外地孩子。

  當然,這些都不在1990年出生的劉弘毅考慮范圍內,『房價現在漲得太快,別說買不起了,就算買得起,也不會買。沒必要。』

  『誰會沒事去買房』

  團長、臺灣人詹子賢是第一個認為買房沒有必要的團隊成員。創作歌曲那會兒,他特地下載了一個房產中介的手機客戶端,發現上海的房價『貴得離譜』。

  詹子賢以每月8000元的價格,租住在上海靜安區與長寧區交界處的一棟約60平方米的公寓裡。他用二手房軟件搜索附近房源時發現,這裡的房價近10萬元/平方米。

  『我不知道上海的年輕人怎麼想的,反正我覺得這個負擔太重了。』相比買房,詹子賢更喜歡租房,『想住哪裡住哪裡,想去哪裡工作去哪裡,多好。人生不能被一套房子束縛住。』

  同樣,比起房子,張天霖更喜歡談他的學生見到他唱歌時那種『哇』地一下的表情。『他們會好激動,「張老師」「張老師」,一個勁兒地叫我。』張天霖偶爾外出演出時,會碰到自己的學生,當他飆起假聲女高音時,觀眾會激動地尖叫。

  他告訴記者,自己現在參加同學聚會發現,幾乎所有同學都沒有買房的打算。大家很少談起買房的話題,偶爾有人起了頭,馬上會被一陣陣『買不起』給壓下去,『都是二十四五歲的年紀,都是上海人,反正靠工資肯定買不起,就算命好,父母資助了首付也還不起貸款,想了也白想。』

  在張天霖的心裡,『除非被丈母娘逼吧,不然誰會沒事去買房?!』

  劉弘毅則告訴記者,自己以後就算買得起上海的房子,也不會去買,『沒必要,只要租房就行了。有那幾百萬、幾千萬的,做些自己喜歡的事多好。』

  董文昊很少關注房子,也不知道政府為了抑制高房價出臺過多少政策。2015年,他的父母給他在上海普陀區買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當時每平方米3萬元左右,『其實我也無所謂,買了就買了,我也沒怎麼看過,也沒跟中介打過交道,都是我爸媽弄的。』

  『啊潔白的海螺吹起,彩虹親吻了天際;啊哎奧嗚,啊誰在喜怒哀樂,幸福就突然來了。』阿卡主義人聲樂團的下一個打算是清唱挑戰歌手薩頂頂的《來者摩羯》,董文昊要一邊指揮、一邊唱歌,『順便』改編。

  他的人生字典裡,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纔叫快樂,而買房不是。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焦志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