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社會與法
搜 索
生命的饋贈——我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數量激增背後的喜與懮
2017-04-01 14:23:18 來源:新華社  作者:崔靜 羅爭光 吳振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北京3月31日電題:生命的饋贈——我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數量激增背後的喜與懮

  2010年:1087人;2014年:22660人;2016年,104538人——幾何級的增長,顯示的是過去7年間通過書面或網絡途徑在我國登記捐獻遺體和器官的志願者人數。

  當生命不可挽救時,『自願、無償』捐獻能用的器官,讓生命以另外一種方式延續,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主動選擇。然而,器官捐獻,這項在21世紀纔在我國起步的事業,發展之路依然任重道遠。

  從1000到10萬器官捐獻志願登記7年增長近百倍

  今年34歲的姚銀淵是一名大學生村官。2014年9月,他的病情已發展到肝硬化晚期,必須進行肝移植手術。幸運的是,一位器官捐獻者挽回了他的生命。

  『不能忘記,當我們迎接涅槃重生的時候,意味著有一個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有一個家庭正為親人的離去悲痛欲絕。我們的生命不只屬於自己,也承載著另一個陌生的生命、另一個家庭的祝福。』姚銀淵說。

  來自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通過書面或網絡途徑登記捐獻遺體和器官的志願者人數累計為169860人,僅2016年一年,就有10萬餘人登記捐獻遺體和器官,比2010年增長約100倍。

  『器官捐獻登記情況可以反映出社會對這項工作的接受和支持程度,可以說器官捐獻從零起步,逐步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支持。』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說。在志願者捐獻登記數量激增的同時,實際捐獻數量也明顯增加。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國累計實現逝世後器官捐獻9996例,捐獻器官27613個。其中,2016年實現捐獻4080例,捐獻器官11296個,實際捐獻數量比2015年度增加47.5%。

  在侯峰忠看來,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與實際捐獻數量雙增長的背後,是人體器官捐獻政策制度的逐步建立、機構隊伍的逐漸壯大,這些助推人體器官捐獻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規范化軌道。

  2016年5月,我國建立了多部門協作的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將器官轉運環節對器官移植患者的質量安全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公開透明的器官捐獻與移植過程,讓更多心有善念的人增強了信心,也贏得了世界衛生組織的積極評價。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