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尋甸農婦懷孕30周確診為胃癌晚期曾遭家暴三次改嫁

早產女嬰還躺在溫箱裡

醫生給馬鳳珍檢查傷口都市時報記者張玉傑/攝
胃癌晚期、智力障礙、生下女嬰……這幾日,來自尋甸雞街鎮的產婦馬鳳珍的事,在昆明市延安醫院產科傳開了。這些關鍵詞還沒概括完馬鳳珍41歲的人生。這41年,她被歧視、家暴、貧困輪番折磨著。她呆呆地忍受了一切,瘦成了一把骨頭。
3月13日,馬鳳珍在昆明市延安醫院經剖宮產生下一名1.56公斤的女嬰。這個還沒起名字的女嬰,給馬鳳珍一家帶來一絲歡愉。歡愉散去,馬鳳珍後期的化療費用、孩子的治療費,讓馬鳳珍一家再次陷入無邊的黑暗中。
產前體重只有32公斤
●『我工作30多年,見過很多特殊情況的產婦,這麼瘦的還從沒見過』
馬鳳珍第一次來延安醫院產檢時,體重只有32公斤。這震驚了延安醫院產科主任牛兆儀。『我工作30多年,見過很多特殊情況的產婦,這麼瘦的還從沒見過。』牛兆儀說。
在產科的病床上,馬鳳珍消瘦的臉,像刀刻斧鑿似的線條明晰。高高凸起的顴骨頂著透亮的皮膚。她的雙眼向前突出,臉頰陷進了骨頭之間。馬鳳珍還沒見過出生的女兒。馬鳳珍的大哥馬興彩和姐姐馬鳳英陪在病床邊,他們已經被多日的疲累折磨得不見笑容。
馬鳳珍出生時,家裡為添了一個妹妹而高興。稍大些,家裡就發現馬鳳珍『不聰明、有點呆。』馬鳳英說。到了上學的年紀,老師發現教不會馬鳳珍。『她小學一年級上了4年,有時候被老師直接送回家,我爸爸就去求老師,學校纔肯收下。』馬鳳英說。
馬鳳珍生活能力一直很低下,到出嫁的年紀。由父母做主嫁給了第一任丈夫。她和第一任丈夫的孩子今年16歲,如今輟學在家。『她不聰明,炒菜的時候放了油,就不知道放菜。』馬鳳英說。類似的事情常常發生,或許也因為這樣,馬鳳珍常遭到家暴。姐姐馬鳳英記得,妹妹遭前兩任丈夫暴力相向,讓妹妹住院六七次。最嚴重的一次是丈夫用木棒敲打她的頭。姐姐馬鳳英不願意回憶此事,妹妹受過的苦,常人難以想象。馬鳳珍怕極了家暴,家人問她也不敢說。她苦苦地忍著,哥哥姐姐們卻不能忍。
去年農歷八月二十六,馬鳳珍的家人讓她嫁給了現在的丈夫畢天纔。畢天纔雖然家裡極度貧困,但至少不會打罵馬鳳珍。
昨天,記者看到畢天纔時,他穿著一件破舊西裝、憨厚地跟同病房的人點頭打招呼。畢天纔的家一貧如洗,兄弟三人只有他娶上媳婦。一家人靠低保和畢天纔外出打工賺錢。今年,當地政府給畢天纔家蓋了新的房子,還沒來及裝修,妻子馬鳳珍懷孕了。

醫生給馬鳳珍檢查傷口
懷孕30周纔查出胃癌
●『產婦年齡大且腫瘤還有擴散的風險,我們跟家屬談了話,家屬堅決不同意終止妊娠』
畢天纔今年45歲,他在家附近的廠礦打工,月收入2000元。多年來他存了4萬元錢。去年,蓋房子、娶媳婦,畢天纔本來覺得生活剛有點盼頭,懷孕的妻子卻查出了胃癌。
到昨天為止,馬鳳珍並不知道自己已是胃癌晚期,家人騙她得的是『胃潰瘍』。家人整天營造出不久就可以出院回家的樂觀氣氛。可是出了病房,畢天纔一家就愁眉緊鎖。
馬鳳珍話語很少,產後的虛弱和胃癌晚期的折磨讓她難以進食,她吃什麼吐什麼,像剛剛懷孕的時候。初懷孕時,大家就誤以為馬鳳珍『害喜』厲害,並未在意。
2017年2月28日,因為嘔吐不止,畢天纔帶馬鳳珍去尋甸求醫。由於病情難以確診,3月9日,馬鳳珍轉診來到昆明市延安醫院檢查。檢查結果讓產科醫生們大驚失色。除了危及生命的嚴重電解質紊亂,在馬鳳珍幽門附近發現一個腫瘤。此時馬鳳珍已經懷孕超過30周。
導致馬鳳珍嘔吐不止的原因查清楚了,產科主任牛兆儀跟家屬談話要求產婦終止妊娠。『產婦的風險很大,年齡很大,而且腫瘤還有擴散的風險,我們跟家屬談了話,家屬堅決不同意。』牛兆儀說。
馬鳳英和大哥馬興彩、畢天纔都不同意產科主任的建議。『大人已經救不了,只能救小孩,我們雖然窮,我們把能借的錢都借了來。』馬鳳英說,畢天纔45歲纔結婚,他也迫切想有個孩子。
3月13日,馬鳳珍出現產兆,被送進昆明市延安醫院產科分娩。馬鳳珍不知道,一條急危重產婦搶救綠色通道已經為她開啟……
剖宮產生下一名女嬰
●『孩子評分是8分,非常不錯啦。我們會想盡辦法,不會讓馬鳳珍一家人有負擔』
牛兆儀說,從3月9日,馬鳳珍第一次來延安醫院的時候,產科就向各個相關部門進行了通報,急危重產婦的綠色通道也相應開啟。
『我們是昆明市急危重產婦搶救中心,尋甸是我們的幫扶地區,馬鳳珍來的時候,我們就全科動員努力救治。』牛兆儀說。除了嚴密的搶救方案,產科也對馬鳳珍傾注更多的關心。13日馬鳳珍經剖宮產生下一名1.56公斤重的女嬰,整個產科都為馬鳳珍高興。
『孩子是早產兒,原本的預產期是5月17日,新生兒評分是8分,非常不錯啦。』牛兆儀有些激動地說。馬鳳珍一家在產科還沒有交過分文的住院費。牛兆儀說:『我們會想盡辦法,不會讓馬鳳珍一家人有負擔。』
馬鳳珍的後期治療會是怎樣?牛兆儀也有些擔心,『我們會和當地醫院協商,一切安排妥當,纔會讓她出院。』
在新生兒科,馬鳳珍還沒有給孩子取名字,就安靜地睡著了。經過這幾天的搶救,孩子的體重略有增加。醫生說,經過及時救治,孩子的並發癥概率也在顯著降低。
馬鳳珍第一次看見孩子是在攝影記者的相機裡。她瘦瘦的臉上,第一次有了一絲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