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負擔不增加部分常見病費用減少
435項醫藥價格的調整,看病負擔是否會增加?對於這一老百姓最為關心的問題,相關部門給出了明確回應,患者費用負擔總體不會增加。
『但就患者個體而言,由於每位患者在就診疾病、治療方案、治療周期等方面存在個性差異,費用會有不同影響。』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以藥物治療為主或者較多涉及CT、核磁檢查患者費用一般會下降,以技術勞務治療項目為主的患者診療費就會有一定增加。
該負責人表示,為了保障患者整體看病負擔不增加,他們也對多個病種數據進行過分析:『從門診來看,像糖尿病、高血壓、肺炎、胃炎這類比較常見的疾病,改革後差不多有7%的降幅。從600來塊錢降到500來塊錢。從住院角度來看,對於老年白內障、心絞痛、腦梗死、類風濕住院等慢性病患者來說,改革後有小幅的上漲,但增幅為0.5%,不到1%。這些測算還沒算進醫保的報銷部分,對於患者而言,總體不會增加負擔。』
據衛生部門測算,此次價格調整後門診患者費用將有所下降,次均降幅為5.11%;住院患者費用略有上漲,例均漲幅為2.53%。『從短期來看,不同患者費用有昇有降,不太均衡,但從長期看,通過醫療服務的調整和規范,最終是讓百姓受益』。
435項價格調整,也將從4月8日起全面實施。今年對於這些項目價格的調整,是醫改重要的第一步,但還僅是第一步,到2020年本市將把醫療服務價格體系全部理順,『要有一個逐步調整的過程。』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住院床位費上調檢查費及藥費下降
『高的降下來,低的補回去』,對於435項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的調整,本市按照總量控制的原則進行『一昇兩降』,上調床位、護理、一般治療、手術、中醫等與技術勞務價值密切相關的項目;降低CT、核磁、大型設備檢查這些項目;同時取消藥品加成,降低藥品價格。
『一昇』『兩降』
普通床位費從現行28元調整為50元,二級護理從7元調整為26元,闌尾切除術從234元調整為560元,針灸費由4元調整為26元,靜脈輸液由2元調整為7元等等。
為何上調這些項目價格?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長期以來本市的床位費、服務費、護理費、手術費等與服務密切相關的價格長期低於成本,導致大醫院普遍大門診小住院,以及護士護理人員普遍不足等不利影響。『像床位費一直較低,這對於醫院來說住院是虧的,一張床28塊錢,就拿條件較差的一間地下室群租房來說,成本也比這個高,所以像住院這些價格,一直存在不合理的情況。』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北京在推進醫療服務機構項目成本上做了多年核算工作,本市75%的服務項目是低於成本的,『大片服務項目是虧本的,現行的價格體系對醫療機構的合理配置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降低大型設備檢查費用,包括:頭部CT從180元降低到135元,核磁從850元降低到400元至600元,PET/CT從10000元降低到7000元等等。
在降低藥品價格方面,藥價的平均降幅將達到20%左右。
根據2015年全市醫療機構醫療服務項目收入測算數據,檢查、化驗和衛生材料收入佔到了66%,而診查、手術、治療、護理等項目收入僅佔34%。『通過此次價格改革,將在硬物耗和軟服務間,進行統籌平衡,提昇醫務人員的技術勞務價值,讓患者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