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法治聚焦  >  新聞
搜 索
騙子冒充公檢法 民警為您揭秘網絡電信詐騙伎倆
2017-03-23 10:24:51 來源:北方網  作者:柴瑩 崔鴻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原標題:騙子冒充公檢法民警為您揭秘網絡電信詐騙伎倆

  近年來,隨著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高發態勢,犯罪分子所使用的詐騙手段五花八門。有一個群體自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進入大陸以來,就一直成為被騙的主要群體,那就是老年人。電信網絡詐騙的發生嚴重危害老年人財產安全,擾亂正常生活秩序,已成為影響老年人安全感和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根據天津市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中心對近期老年人被電信詐騙的案例進行分析發現,冒充公檢法、冒充熟人、補貼退稅、中獎類詐騙手段尤為危害老年人財產安全,成為影響老年人安全感和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

  1月9日,事主時某報警稱其於1月6日9時許接到『聯通客服』電話,稱其使用的電話將在2小時後停機,並稱時某電話涉嫌詐騙,詢問其是否報警,然後把該電話直接轉接給了所謂的公安局歐陽警官。『歐陽警官』從時某的口中套出了其基本信息。電話裡,為了提高詐騙的真實感,時某聽見了『請查詢身份證號為120102***的人,有沒有這個人,是否涉嫌詐騙?』接著在電話裡又聽見了『這個人涉嫌非法洗錢,需要馬上逮捕』等對話。此時,時某深信自己涉嫌犯罪,急於證明自己的清白,就按照騙子的要求,將自己賬戶內4.7萬元人民幣轉給了所謂的『安全賬戶』,後發現自己被騙。

  遇到此類情況,當事人一定要保持冷靜,應及時與家人、親友商量。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社保、醫保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履行公務,在向公民詢問情況時,應持相關法律手續當面詢問當事人並制作相關筆錄,絕不會通過電話詢問。目前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等部門均未以『國家安全賬戶』為名義設立銀行賬戶。所以,當有人自稱是上述機關工作人員打電話告知你涉嫌某種犯罪,並要求你將存款轉存到所謂的『安全賬戶』以進行核實、保全資金的,都是詐騙行為,切勿上當。

責任編輯:焦志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