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法治聚焦  >  新聞
搜 索
浙江50家影院偷票房被處罰:是公開的秘密
2017-03-22 08:52:07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陸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怎麼查出來的?

  第三方售票平臺數據匯總

  圈內人士向錢江晚報記者透露,這場『專項治理風暴』十幾天前就已刮起。導火線是溫州一家影院投資管理公司,向國內有關協會舉報,溫州影院存在嚴重的偷票房行為。這也可以解釋,溫州『上榜』影院為什麼這麼多。

  溫州當地一位業內人士告訴錢江晚報記者,溫州影院多為私人老板投資,偷票房已經是公開的了,甚至『偷多少』都要攀比,令人震驚。

  這次,溫州雁蕩院線因違法影院數量多、佔本院線影院比例大,被責令即日起整改,整改期間不得開展新的影院加盟業務。

  那這些影院是怎麼被發現偷票房的?

  原來證據出自第三方售票平臺,即電商們,『無意』中保留了影院最原始的票房記錄。有關部門召集幾家售票平臺,要求必須將票房數據匯總,再與影院上報的票房數一對比,差了多少錢,一目了然。

  票房怎麼偷?

  串通軟件商用插件作弊

  近年來,浙江影院建設發展迅猛,截至去年底,全省影院數量已達515家。各種資本、業態興起,影院成為投資熱點。

  圈內曾流傳一個笑話,很多開浴場、網吧的老板都去投資開影院,他們甚至不知道票房是要分成的。

  賣出一張電影票,在交完國家電影專項基金和有關稅之後,影院、院線、投資制作發行的片方一起分成。這其中,影院一般可以分到一張票錢的50%左右。

  而所謂『偷票房』就是把賣電影票的錢,不上交國家,不與片方等分成,私自截留在影院。

  一向快人快語的博納影業集團總裁於冬,就曾痛批影院偷票房的惡劣行徑。他認為,至少20%的票房沒有統計上來。

  他指出,電影院的手工票、計票雙系統、盜版鏈接、無牌照私人放映場所遍地開花,某種程度上已成為潛規則,都是危害電影市場秩序的毒瘤。

  錢江晚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影院偷票房手段五花八門,被曝光的多達20多種。

  像大家知道的『手工票』,即手工寫票,不輸入票務系統的做法,早就不是『主流』。現在常見的手法是,影院傳統票務軟件供應商,在軟件中用插件將部分票房不計入與國家專資辦聯網的票務系統。

  隨著第三方售票平臺興起,誕生了『軟件入口費』。國內有多家票務軟件供應商,可以通過手中掌握著的巨大信息資源『謀利』,這直接導致了供應商之間的激烈競爭,與影院串通在軟件上動手腳,是一種常見的競爭手段。

  這也就不奇怪,這次被處罰的影院中,為什麼好幾家是連鎖性質的,雖然不在同一個地域,但屬於同一個影院品牌。

  此外,隨著影院取票機的興起,還出現了在影院取票的票款延遲上報,最終截留等現象。

  昨日,錢江晚報記者獲悉,昇級後的國家電影數據平臺,將為電影市場監管及常態化的數據比對,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

  而這次通報之後,國家對影院票房數據的核實工作還將持續展開。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