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社會與法
搜 索
『寫作神器』熱了 版權意識仍涼
2017-03-20 22:18:36 來源:法制網  作者:劉志月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圖①為一款『寫作神器』界面。

  圖②為網上售賣的多種『寫作神器』。

  有作家指出,當前,網絡小說同質化現象嚴重是多方合力的結果。『一些明知是抄襲的網文受到追捧後,網站可能會包庇人氣作家,而部分影視公司片面追求市場執意投資將其轉化為影視作品,變相鼓勵了抄襲行為』

  輸入關鍵詞,設定人物、場景等,一鍵確認,上千字的故事梗概新鮮出爐,再根據關鍵詞自動填入情節,一篇『創作』便大功告成……

  花百八十元購買一款網絡寫作軟件,人人都能搖身一變成為『小說作家』。

  近日,隨著一些由網絡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受到追捧,網絡小說抄襲現象也成為熱點話題,帶動諸多『寫作神器』名號的軟件開始昇溫。

  受訪專家指出,『寫作神器』的本質是拼湊、抄襲,侵害了著作權人利益,其流行背後折射出人們著作權保護意識的不足以及著作權司法保護的痛點。

  『寫作神器』網上熱賣

  在淘寶網,以『寫作神器』為關鍵詞搜索,就會出現諸如『小說寫作利器』『小說生成器』『碼字軟件』等數十種商品,價格從幾元到上千元不等。

  所謂『寫作神器』,實為小說素材集合,購買該軟件並按照程序安裝後,用戶只需要在文檔中輸入關鍵詞,便能自動彈出相應場景的詞句。

  一家名為『唯漫傳媒』的鑽級賣家,是網站上銷量最好的商家之一。該商家提供有4個版本的寫作套餐,分為寫作助手、手機版、電腦版及VIP作者版等不同版本。

  《法制日報》記者以顧客身份諮詢其中一款價格為39元的套餐時,客服人員介紹,套餐內包含小說素材、大綱教程、寫作軟件、電子書寫作神器等,購買後按照素材講解操作即可。

  確認購買後,賣家通過阿裡旺旺給記者發來一條百度雲鏈接,內有名為『寫作聯想器』的軟件以及網絡小說教程、素材、封面、大綱等6個文件夾,每個文件夾中都有相應的資料。

  記者發現,『寫作聯想器』實為一個內容近20萬字的TXT文檔,用戶按步驟安裝搜狗輸入法並進行簡單設置後,輸入人物心理、性格以及景色、植物等方面的關鍵詞,就能找到眾多與之相對應的描寫語句。

  以『額頭』二字為例,只要鍵盤輸入『etouz』(關鍵詞拼音加字母『z』),打字框內便會自動彈出十餘條描寫額頭的句子。

  名為『求知齋寫作工具開發』的店鋪賣家也表示,其所售商品包括求知齋團隊開發的寫作輔助軟件和快捷輸入描寫短語,另有大量寫作素材,包含視頻、音頻、軟件、文檔等,均為資深寫手多年收集自用的寫作資料。

  當記者追問何為『快捷輸入描寫短語』時,該賣家解釋稱,其售賣的資料僅為寫作素材和資料,並不能直接生成文章。

  是抄襲還是創作

  輸入關鍵詞就能『聯想』諸多詞句,寫作變得輕而易舉。

  截至記者發稿,記者所購買的寫作軟件顯示月銷量為174筆;售後評價中,買家對『寫作神器』好評連連,共計305條評價中302條為好評。

  經對比,記者發現,通過軟件『聯想』得出的句子大多源自他人作品。

  如根據『etouz』搜索得出的語句『雖然煩躁,他的神態依然非常溫和,率真;濃濃的兩道眉毛稍稍蹙緊,這是他慣於多想的表征;飽滿的前額承著燭光發亮,散亂而不覺得粗野的頭發分披在上面』出自小說《倪煥之》;『短短的臉配著長頸項與削肩,前劉海剪成人字式、黑鴉鴉連著鬢角披下來,眼梢往上掃,油燈照著,像個金面具』則源自《怨女》一書。

  『其實就是眾多網絡文學作品的集合,將「聯想」得出的小說片段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說白了就是抄襲。』一位網名為青崖的資深網絡小說讀者直言。

  北京律師張新年指出,依據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作品應屬智力成果,創作應屬智力活動,機器和軟件通過拼湊、羅列文學素材所生成的內容不能稱之為作品,雖然其需要借助人手和人腦,但本質仍然是『碼字機』,套路仍然是抄襲,不具有真正的文學價值。

  『著作權法律制度保護的是作品,是通過人類智力的「創作」,但卻不是借助「寫作神器」拼湊的作品。』湖北若言律師事務所律師楊濤也認為,『拼湊』的後果是對他人著作權的侵犯。

  版權意識亟待提昇

  『網絡小說的門檻比較低,有人認為拼湊借鑒別人的文字、用裡面的例子不算是抄襲,版權意識不足。』起點簽約作家、四川省文聯副主席袁野(筆名『愛潛水的烏賊』)說。

  在袁野看來,部分作者利用『寫作神器』等手段保持文章高產以吸引人氣,其本質是為了獲利,小說平臺應當進一步加強監管,嚴厲懲處抄襲行為。

  知名作家、編劇王凌英(筆名『卻卻』)也指出,當前,公司比獨立作者更注重著作權保護。

  王凌英有親身體會:寫完的初稿或是故事梗概都可以注冊版權,經常去版權中心的人會發現,公司往往比較重視這一點,但獨立作者可能會因為嫌麻煩等原因不去注冊。

  『有人這裡抄一段那裡抄一段拼湊文章,作者即便知道了也沒辦法,沒有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計較」。一些明知是抄襲的網絡小說受到追捧後,網站可能會包庇人氣作家,而部分影視公司片面追求市場執意投資將其轉化為影視作品,變相鼓勵了抄襲行為。』在王凌英看來,當前,網絡小說同質化現象嚴重是多方造成的結果。

  強化著作權司法保護

  維權難,也是抄襲現象嚴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6年,電視劇《錦繡未央》原著被指與兩百多部小說內容高度重合,後十餘名小說作家共同提起訴訟,青崖是數十名維權志願者之一。

  『維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是巨大的,即便向法院提起訴訟也不一定勝訴,單靠個人並不現實。』青崖說,為了整理證據,她和數十名志願者接連忙活了幾個月。

  『利用寫作軟件生成的網絡文章,往往素材來源廣,侵權作品數量多,使得具體侵權內容難以理清、統計,按照現行著作權法判定構成侵權存在一定難度。』張新年直言。

  張新年認為,如果不通過司法途徑,很難有效維權,而借助訴訟又面臨訴訟費用和時間成本高但收益低的問題,導致權利人維權意識不高,但文學創作領域不是法外之地,權利人必要時有權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在楊濤看來,『寫作神器』火熱,反映出新技術條件下新型著作權侵權問題對現有著作權保護制度的挑戰,也反映出網絡小說創作者對於著作權及相應法律制度的漠視與不屑,眾多寫手在利益的驅使下不斷挑戰法律的禁區,觸碰法律的紅線。

  『權利意識不足、維權成本較大、賠償數額較低等問題,使得著作權人通過行政或司法途徑主張權利救濟的驅動力較弱。除了提高人們的著作權意識外,還應該進一步加強著作權司法保護的力度、提高司法水平。』楊濤說。(記者劉志月實習生何正鑫)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