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睡眠不足8大危害有哪些
3月21日為『世界睡眠日』,中國睡眠研究會日前發布了《2017中國青年睡眠現狀報告》,『睡個好覺』成為青年人的奢望。有專家表示,中國青年人的睡眠狀況不容樂觀,尤其是不規律的作息,對身體造成潛在危害。
睡好覺成青年奢望
本次調查范圍納入了10歲至45歲的人群,共調查了近6萬人。從整體的睡眠狀況來看,76%的受訪者表示入睡困難,其中超過13%的人甚至感覺處在痛苦狀態,只有24%的受訪者表示睡眠整體狀況不錯。其中,能『一覺到天亮』的人堪稱是上帝的寵兒,而這樣『沒心沒肺』的青年人只有11%,其他受訪者都表示會半夜醒來。
中國青年人的睡眠質量不高,表示『睡醒後像充電一樣』的受訪者只有5.6%;而『睡不夠,起不來』或者『睡了卻依然疲憊』的受訪者高達91%。不少受訪者承認,睡眠好壞要看工作壓力,工作壓力大時就睡不好覺。
當工作與睡眠發生衝突時,睡覺絕對不是首選。調查顯示,六成以上的受訪者會犧牲睡眠時間來完成工作。更糟糕的是,即便加班完成了工作,他們依然不會選擇睡覺,而是東翻西看,患有嚴重的『晚睡拖延癥』,遲遲不願意送走這一天。學歷高的人更關注健康,自律性也強,因此對睡眠的掌控要好一些。但是,總體來看,生活作息非常規律的受訪者只佔5%。
電子產品是晚睡幫凶
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三大星座的人堪稱生活作息一塌糊涂,他們更容易深夜興奮。此外,睡眠問題跟收入、職業、社會地位沒有直接關系,『各階層睡不好的比例都差不多。可謂各有各的煩惱』。
中國睡眠研究會工作人員認為,壓力、焦慮、情緒低落是中國青年睡不好覺的罪魁禍首。但是,電子產品也是偷走睡眠的幫凶,電子產品的藍光效應會影響褪黑素的分泌,影響人的睡眠。93%的受訪者睡前玩手機,追劇和購物消耗了大量睡覺時間。調查顯示,一些平時很關注美容閱讀內容的人群,凌晨2點時手機依然保持著非常活躍的狀態,可謂是『貼著面膜刷屏』。調查者認為,中國青年作息時間隨意性很大,不僅影響性欲,也造成了食欲不振、患癌風險提高、工作效率低下等負面影響。
劉娜所在的年級有個QQ群,裡面有數十名家長,平日就孩子學習、生活、興趣進行交流。昨日下午,記者在一名家長的聊天記錄中看到,元旦後家長們談論的話題多集中在『睡覺晚』、『壓力大』、『娃可憐』上。其中一名家長李先生說:『考試前孩子休息不好,還怎麼考試?』另一名家長張女士說:『孩子的壓力太大了,心疼這些寶貝啊。現在社會整體壓力大,大家都要適應,可憐的孩子這麼小就得面對。』
由於擔心,家長們一再叮囑記者,不要采訪這所學校和孩子的老師,『換個思路想,老師也不圖啥,都是為娃好呢。』
昨日下午,記者隨機調查了幾個學校三年級學生作業完成的時間。長安路西外附小的一名三年級學生的家長李先生說,他的孩子作業完成時間是晚上11點左右。孩子在西航四校讀三年級的王女士說,昨天老師給布置的作業,不知啥時孩子能寫完:一套需要90分鍾完成的數學試卷,語文作業包括7個單元的生詞寫三遍,聽寫兩遍,寫一篇作文,還有一堆英語作業。
過多的作業讓孩子很晚睡覺,休息時間嚴重不足。劉娜問媽媽:『我就想好好睡個覺,怎麼連這個願望都實現不了?』媽媽只能用『先苦後甜』來安慰她。雖然有很多老師加大了作業量,但也不是全部。西安一所小學的劉老師說,他一般只給孩子布置讀讀寫寫的作業,哪怕是抄寫優美詞語或句子,數學把練習冊做做就行了。
據了解,為減輕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課業負擔,西安市教育局2011年11月出臺了二十八條要求,明確要求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不留家庭書面作業。以中等水平學生完成作業時間計算,小學三至六年級學生家庭書面作業每天控制在1小時內,初中控制在2小時內。可在記者采訪的多個小學中,這要求並沒得到很好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