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國內
搜 索
權威部門負責人談2017年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舉措
2017-03-20 08:39:44 來源:新華社  作者:陳煒偉 潘潔 何曉源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題:權威部門負責人談2017年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舉措

  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入深化之年。從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振興實體經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內涵更廣、任務更重。

  在此間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年會上,來自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農業部等權威部門的負責人,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任務,給出了深化之年的改革新舉措。

  精准發力推進『三去一降一補』

  今年要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推動五大任務有實質性進展。

  在去產能方面,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更多地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去產能方面,不僅要盯著去產能進行目標管理,更要研究采取市場化手段來實現。

  此外,今年我國還將積極穩妥去杠杆,多措並舉降成本,精准加力補短板。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說,要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遏制非金融企業杠杆率的上昇勢頭,降低資產負債率。同時,要加大減稅降費特別是涉企收費清理的力度,降低要素成本和各類交易成本,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此外,補短板既要補基礎設施等硬短板,也要補政策制度等軟短板。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實現『兩個轉變』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備受關注。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說,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實現兩個重要轉變:一是農業農村的發展戰略和思路要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轉變;二是要由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

  『實現以上兩個重要轉變,根本上講,就是要深化農業農村改革,而其關鍵則在於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韓俊強調,要深化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的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的改革。

  農業部副部長屈冬玉表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有些領域存在供需失衡。未來需要適應新的需求,生產提供更多優質綠色產品。市場化、標准化、品牌化、信息化、國際化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