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法治聚焦  >  新聞
搜 索
第三方支付平臺咋成詐騙新寵 賬戶實名不落實
2017-03-17 08:32:5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今年1月18日,廈門市民蘇女士到公安機關報案稱,其賬戶的377萬元資金被詐騙分子轉走。公安機關調查發現,詐騙分子最終將賬戶資金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轉移、取現。

  辦案民警表示,一些第三方支付平臺正成為電信詐騙團伙套取、漂白非法資金的『綠色通道』。

  贓款轉入第三方支付平臺,1個多月纔查清資金流向

  和以往電信詐騙團伙通過多個銀行賬戶拆分轉移贓款不同,在廈門市民蘇女士的受騙案中,詐騙分子轉移巨額資金出現新手法。

  辦案民警介紹,詐騙分子冒充公檢法機關辦案人員,以蘇女士『銀行卡賬戶涉嫌洗錢,需要將資金存入安全賬戶隨時接受審查』為由,騙她開設了手機銀行賬戶,並將全部資金轉入該賬戶。隨後,詐騙分子利用木馬病毒竊取其賬戶信息和手機動態驗證碼,將賬戶資金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轉移、取現。

  『詐騙分子將377萬元資金分拆轉入4個網上銀行賬戶,再利用這些賬戶將資金轉入多家第三方支付平臺,公安機關的調查就此受阻。』廈門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六大隊大隊長陳幸鷺介紹說。

  調查發現,詐騙分子轉賬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總部在深圳、上海等地,要查詢涉案賬戶、交易信息、資金流向等必須通過總部。陳幸鷺說:『上門查詢時發現,這些第三方支付平臺大量被詐騙分子利用來轉移資金,案件頻發,多地公安機關都發出協助查詢請求。由於案件數量較多,需要在第三方支付平臺排隊查詢,常常錯過了最佳查案時機。』

  直到2月底,涉案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纔向廈門公安機關反饋了涉案賬戶、資金流向等信息。陳幸鷺說:『詐騙分子將資金在第三方支付賬戶和銀行賬戶之間多次轉移,1個多月之前已經在境外將贓款取現。』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