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滴直播』平臺中教室監控畫面下的留言中,有網友對此提出質疑。手機APP截圖
購攝像機後即可開通直播
如何進行直播?重案組37號發現,『水滴直播』實際是基於360智能監控攝像機。
3月10下午4時許,重案組37號探員致電360智能攝像機產品客服,客服人員介紹,目前有多款攝像機產品,有直接安裝在室內正前方的,學校使用的話,空間大可以考慮設置在屋頂天花板,監控整個室內畫面。
當顧客購買攝像機安裝後,需要下載一款『360攝像機』的軟件,注冊登錄後,選擇『連接我的攝像機』,就可以在手機上實時監控室內的畫面。
這些畫面如何和別人分享?客服人員介紹,方法有兩種,可以申請一個公眾賬號,把鏈接發給想要分享的對象,可以共同看到監控的畫面;另一種就是直接公開直播,畫面會顯示在『水滴直播』頁面上,也可以在網頁或者軟件上直接觀看,每一部直播都有臺號,也可以進行搜索。
與此同時,這些監控畫面,在安裝存儲卡後,也可以在手機上進行回放。『只要把線頭插上,手機打開直播,就可以24小時不間斷地實時直播。』該客服人員說道。
探員追問
學校為何要開設此直播?
有學校稱方便老師看到上課畫面,進行教學交流
『這不是24小時監控嗎?這已經侵犯學生的隱私了。』『反正我是覺得一點隱私都沒有,在班上說個話什麼的都要注意,萬一有點尷尬的事被圍觀。』有學生表達不滿稱。
重案組37號在直播中選擇北京區域,點擊一家名為『666666七教』的直播界面,畫面顯示教室內排列空蕩的桌椅,學生不在教室,但直播並未關閉。
在直播頁面下面攝像機主人位置,顯示有對方聯系方式,記者撥打電話後,接電話的工作人員稱,視頻地點為朝陽某學校,校內包括幼兒園到小學初中等班級,『聽說這個監控已經設置挺長時間了,我們當時設置時,是為了學校老師之間可以隨時看到上課畫面,方便進行教學交流。』
『家長這邊知道嗎?學生會覺得侵犯隱私嗎?』面對詢問,她回答說,『家長當然都知道,這個有沒有什麼私密空間,都是教室的公共場合,怎麼會有什麼侵犯隱私。』
如此直播是否合法?
律師稱老師侵犯學生隱私;平臺方稱違反法規刪除封號
北京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驍表示,若是未經被直播人允許的直播行為,違反我國《侵權責任法》等規定,侵犯未成年人的隱私權。
教室、自習室等封閉空間,相對公共場合而言具有私密性。學生在教室、自習室等私密場所中做出的各類合法行為,如看書、吃零食等均屬於個人隱私。未經授權,老師將其公開在網絡直播平臺、使公眾能夠知悉,這是侵犯未成年人隱私權的行為。
韓驍認為,教師應積極保護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學生日常行為不應處在控制變量等嚴苛科學實驗的狀態下,學生日常行為的內容並非設計嚴格的學術內容。所以不能以『學術』之名,掩蓋侵犯他人隱私權之實。
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很多學校為了避免一些責任,讓家長來參與到課堂,其實也是不尊重教師的自主權、學生的隱私權,家長也會因為一直注意孩子在學校中的種種表現而陷入一種焦慮之中,學生也會因為受到監控而壓力增大。結果反而會導致家長和學校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僵化。
該直播公司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水滴直播平臺上的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登錄後,主動發起。為了避免用戶的誤操作導致隱私泄露,用戶在公開直播內容時需要三步確認,以免造成不當操作。
此外,水滴團隊對直播畫面、圖片和評論進行審核。對於違反國家現行法律法規及其他涉黃、涉暴的行為,水滴直播一經發現,會對相關內容進行刪除,並對違規用戶進行禁言、踢出、加黑、永久加黑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