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所謂『押金』,並未向房客收取
保障房東權益的行為成了擺設
Airbnb的房東一般都會制定自己的《房屋守則》,在入住前發給租客並要求租客遵守。李小姐的房屋守則主要有以下幾條:禁止吸煙,不適合養寵物,不允許舉辦聚會和活動。
李小姐立刻撥打了客服並反映了情況,隨即提起了2000元的賠償,這其中包括1000元押金,以及房屋損失費和清潔費。
記者發現,確認租房訂單的過程中,Airbnb會提供一個叫押金的選項,官方解釋是在確認房源的住宿預訂的任何房客都需要對此金額以內的損壞負責。如果房東發現房屋被損壞,可以在房客退房後14天內提出索賠。
李小姐說:『讓我沒想到的是,我一向信任的平臺拒絕了我們押金賠償的要求,其中一位客服表示,無法扣除押金。我們又聯系了房客,房客卻說沒有交過1000塊的押金。原本是保障房東權益的行為,卻形同虛設。』
記者致電Airbnb客服,詢問關於押金問題,對方承認,所謂押金並不會向房客收取。如果在租房過程中發生問題,他們纔會根據實際情況,走流程幫房東索取押金。房客:願意道歉,不願賠償之前李小姐一直推薦這種模式但今後再也不信任房客了
租客朱小姐表示,當晚自己是先行離開,並不知道其他人之後將房子搞得那麼亂,地板上的排泄物應該是小孩的便溺。
對於李小姐提出的2000元賠償要求,朱小姐沒有同意,她表示願意道歉,並讓人過來打掃。
對於這樣的結果,李小姐也無可奈何:『在我看來,Airbnb是基於人與人之間的誠實和信任,是一種自制,是對規則的自覺遵守,是對雙方的體諒和寬容,而現在這個結果讓我有些無法接受。』
過去,李小姐一直在向身邊的人推薦Airbnb這種新的旅行方式,『我希望它能為來杭州的人們帶去家的溫暖,大部分的房客也都會在離開前將房子打掃乾淨。我也因為連續4個季度的超贊房東評價,獲得過Airbnb獎勵的100美金旅行基金。』
但是昨天,李小姐下架了自己的這套房子,因為她說,已經無法再信任房客了。
微議請不要破壞這份互信之美
像最近的熱門話題『共享單車亂停放』一樣,Airbnb客房被糟蹋事件也在挑戰著互聯網經濟形態下普通人的忍耐力。在網上,有人把這些互聯網共享生活描述為國人素質的鏡子。
由互聯網共享平臺引發的衝突不會是第一起,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互聯網經濟的內核是共享,共享的本質則是重新構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果無法建立互信,就根本無法實現共享。
說好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呢?
希望完善信用體系!別再讓人肆意揮霍這份信任了!
房主發布的長微博: (轉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