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法醫生涯/這個女同志總是走在隊伍最前面
當上法醫後,陳再娟開始了長達4年的基層法醫檢驗工作。在她曾經工作過的高新區公安分局、榮縣公安局,大家都對這個性格活潑、有點假小子,乾工作卻很細致、手腳麻利的女孩贊不絕口。
『作為一個女同志,她總是走在隊伍最前面。她不喜歡請假,也不喜歡麻煩別人,有事情總是獨立完成,碰到難題會虛心向前輩請教。』曾經的領導這樣評價她。在法醫的工作中,每一個創口、痕跡、部位,每一條線索都是破案的關鍵。2011年11月,在榮縣旭陽鎮某村有一老年男性死在一顆桔子樹上,死因離奇。陳再娟和同事趕往現場,經勘查,發現死者屍體右大腿被卡在離地120厘米高的桔子樹樹杈上,左腿彎曲下垂,頸部以項部為著力點,被一根棉布帶懸掛在離頭部上方就近的一根樹枝上,現場無明顯搏斗痕跡。
最終,結合現場勘驗情況及死者懸掛體位,陳再娟認為死者極有可能是在摘桔子時,右腳踩滑,不慎被卡在樹杈上,因距離地面較高,死者年老體弱,無法自行解救。長時間保持該體位造成體位性窒息,屬於意外死亡,排除刑事案件。
/成為業務骨乾/憑鞋尖破損破獲殺人拋屍案
由於全市法醫人纔短缺,市局法醫的工作量並不輕松,擔任著全市七個區縣的疑難案件及命案屍體檢驗,有時一天會連出四、五個現場。正是這種高強度的工作,讓陳再娟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小法醫,逐漸成為一個業務素質過硬的法醫骨乾。
2016年3月29日,榮縣度佳鎮一公路基坎處發現一具老年男性屍體,該條道路是交通事故高發地點。開始以為是交通事故,後經勘查發現,死者身上有其他損傷,高度懷疑死後拋屍,可能是一起刑事案件。
陳再娟和同事在詳細勘查後,進行屍表檢驗時,發現死者穿著的布鞋鞋尖內側有同一方向的拖擦破損,對應位置死者足尖也有同一方向的拖擦損傷,卻未見出血等明顯生前反應。陳再娟大膽推測死者系死後被拋屍,使用摩托車拋屍可能性大。
隨後,陳再娟進行解剖檢驗,發現死者心髒處大血管管壁有黃色粥樣斑塊形成。分析死因系潛在的心髒病變,在誘因影響下引起的猝死,不屬於他殺。很快,外偵調查反饋,死者60餘歲,事發當晚,在嫖娼過程中突然死亡,『小姐』為躲避責任,遂叫男性同伴將死者扶上摩托車運至拋屍地點棄屍。陳再娟的細心檢驗及過硬的法醫知識,為該案定性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