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世界青光眼日,青光眼是排名全球第二的致盲性眼病,有隱匿性。它雖然沒有白內障普遍,卻更可怕,因為青光眼致盲是無法挽回的。
青光眼不可逆
患者應該盡早就診
近日,60歲的王女士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浙江醫院眼科。『我晚上看電視,忽然覺得右眼有點脹,眼眶周圍疼,看東西像蒙了一層紗一樣,模模糊糊的。我以為是累了,趕緊上床睡覺。』她說,『結果半夜醒來,頭疼得厲害,右眼又紅又脹又痛,看不清東西,肚子也不舒服,一個勁地惡心、嘔吐。好不容易熬到天亮,讓女兒送我過來了。』
經檢查,王女士得的是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接診的浙江醫院眼科醫師吳若欣說,這是由於她本身眼睛結構加上一些誘因導致的,『王女士眼睛前面的結構比較窄,空間小,眼睛的「下水道」突然堵住,水流不出去了,眼壓就突然昇高了。常見誘因包括在黑暗環境中待久了瞳孔散大、情緒波動等。』
吳若欣介紹,像王女士這樣的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病,多發生在夜間。當眼睛突然出現明顯疼痛時,不少老年人不忍心叫醒家人陪自己上醫院,一直忍到天亮,殊不知這樣做風險巨大。
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病時的眼壓一般都很高,而眼壓高持續的時間越長,視功能受損越重,這些損傷是不可逆的,所以患者應盡早就診。此外,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有時表現得非常嚴重,掩蓋了眼睛的不適,因此患者常常前往神經內科、消化內科等其他科室就診而耽誤病情。
青光眼呈現年輕化趨勢
出現眼部不適等需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青光眼的發病人群中,越來越呈現年輕化的趨勢。現代人睡前不看一會兒手機總覺得一天都不完整,但在黑暗中瞳孔會放大,強光大量進入眼睛,也可引發閉角型青光眼,甚至導致永久失明。
吳若欣說,無論是一過性,還是反復多次發生視物模糊、頭痛、眼痛、畏光流淚、虹視等癥狀,就需要引起警惕,及時就診。
正常人的眼壓通常在10mmHg到21mmHg之間。吳若欣說,眼壓高於21mmHg,就要考慮青光眼的可能,但不能認為高於這一數值就一定患病了。
另外,閉角型青光眼也可以慢性發病。患者在傍晚、疲勞或情緒波動時,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單側眼紅、眼脹、眼痛、視力下降,同側眼眶周圍脹痛、頭痛等癥狀。這些不適可單獨或同時出現,患者此時常常誤認為是沒休息好的緣故。閉角型青光眼慢性發病一般經過睡眠休息後就好轉,但常常反復出現。經常有上述不適的患者應盡早到醫院就診。
『前房淺、房角窄的人,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檢查眼睛時,可問問醫生自己是不是青光眼高危人群。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偏頭疼等疾病的患者也應更加注意;高度近視度數進行性加深時,應警惕開角型青光眼發生。』吳若欣說。
另外,直系家屬有青光眼的,本人患青光眼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因此,這類人群即使沒有任何不適,也最好定期進行青光眼篩查,爭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一旦確診了青光眼,除了按醫囑用藥外,定期檢查,監測眼壓、視野、眼底等變化也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