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法治聚焦  >  新聞
搜 索
海南『勸架標語』走紅:打贏坐牢 打輸住院(圖)
2017-03-07 09:08:57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邢東偉 翟小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借力思想文化助推工作昇級

  柳州公安:打架永遠沒贏家,打得不巧小心會遇到@法醫秦明!

  池州公安在線:蜀黍就是這麼耿直。

  亳州公安在線:這話說得沒毛病!都記住了吧。

  安徽警方官微貼出『勸架標語』後,多地警方官微紛紛點贊,表示認同。

  據了解,春節是人們休閑娛樂活動的集中期,也是社會治安案件和群眾矛盾的多發期。人與人之間發生口角,昇級到打架斗毆層面的例子也並不少見,一時衝動釀成禍端之後,當事人方纔悔不當初。

  『它寫的就是我們老百姓的大白話,跟生活比較貼近,一看就知道什麼意思,同時又意味深長。』3月1日,在國營芙蓉田農場,當記者問及是否能一下子就記住這句『勸架標語』時,居民小王如是說。

  好的標語不僅言簡意賅,而且還能讓人一目了然,具有思想引導性。從有效溝通的原則來看,自然是道理越淺顯、語言越生動越好,這樣溝通成本纔最低,效果也最佳。白沙警方這『十二字』標語之所以走紅,並非偶然。

  采訪過程中,記者還了解到,『勸架標語』背後,也沈淀著當地警方在思想文化建設工作層面的不懈努力。『做管理工作,得先把人的思想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思想認識統一了,後面的工作纔能整齊劃一。』白沙縣委常委、縣公安局局長馬瓊纔說。他們正是抓住了思想文化這個根本所在,近年來,全縣公安機關大力推進思想文化建設,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助力公安工作提檔昇級。

  威權型對話溝通難有市場

  伴隨著社會變遷,宣傳標語越來越接地氣、親民化。用老百姓看得懂、易於理解、便於傳播的方式進行宣傳,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

  社會學認為,打架作為一種社會衝突,是人們內心不滿的一種外在表達方式。在社會原子化、利益碎片化和人際關系乾燥化的當下,『一摩擦,就很容易起火』。許多時候,打架並非源於核心地帶的利益博弈,而是源於雞毛蒜皮的意氣之爭。

  而『勸架標語』則直白生動地告訴人們:『打架沒有勝利者』,無形中提昇了公眾對『打架不可取』的價值認同。

  『勸架標語』一方面具有濃厚的目的性和傾向性,另一方面也具有鮮明的行業色彩和時代特征。有專家指出,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去中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威權型的對話與溝通將越來越沒有市場。融入了『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的『勸架標語』,以從『俯視』到『平視』的轉變,縮短了不同社會角色之間的距離。

  其實,類似『勸架標語』的警示標語在網上也不少:『打贏傾家蕩產,打輸半身不遂』『警察過年不打烊:即日起至年初六參與打架,即送精美白金手鐲一副,並有機會贏得拘留所10日游,打群架將尊享15日游豪華套餐,出手越重優惠越多,更有看守所新春大禮包』……

  這些簡單幽默的標語,警示效果往往遠勝於傳統板起面孔教訓人的方式。不過,無論哪種勸架標語,最終目的還是提高全社會的規則意識,讓人們明白:既然動手必然雙輸,又何必『互相傷害』昵?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