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款產品也曾被檢出礦物油
檢測報告指出,德芙絲滑牛奶巧克力中的礦物油成分,可能來自生產及包裝過程中機械設備使用的潤滑油、包裝紙上含有礦物油成分的印刷油墨等。
歐盟食品安全局2013年的評估報告顯示,中低黏度的MOSH類物質(碳原子數為C16~ C35)能在動物體內積聚,並在肝髒、脾髒及淋巴結等器官中產生微肉芽腫。
目前,歐盟尚未對此類成分提出限值。但是,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BfR)建議,從包裝遷移到食品中碳鏈長度介於C17~C20之間的MOSH遷移量應該控制在4毫克/千克以內。 2014年,德國聯邦食品及農業部在一份德國日用品法的修訂草案中也建議,碳鏈長度介於C20~ C35之間的MOSH遷移量不應超過2毫克/千克。
而此前德芙另一款原粒榛仁、巴旦木及葡萄乾巧克力就曾被檢出偏高的礦物油成分——MOSH和MOAH(礦物油芳香烴)。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認為,礦物油芳香烴(MOAH)對身體的危害還不能完全確定,但其中可能含有可致癌的多環芳烴。
專家:不建議兒童食用含礦物油食品
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准(GB 2760-2014)中指出,礦物油可用於發酵工藝、糖果等的加工工藝中,但沒有規定具體的限量要求。
河南工業大學糧油食品學院教授汪學德表示,礦物油不能被人體吸收、消化,但其攜帶的多環芳烴類等有害物質可能會進入到血液系統,誘發細胞突變。因此建議兒童盡量不要食用含礦物油成分的食品。
中文核心期刊《中國油脂》也曾刊文稱,礦物油會對人體內的消化系統造成破壞,引起惡心、嘔吐等癥狀,引發突發性食物中毒,甚至導致昏迷等,且可能會在人體的肝髒、腎髒、脂肪等組織中蓄積。
(原標題:德芙巧克力被檢出礦物油超大幅偏高或損害肝髒等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