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法制  >  社會與法
搜 索
被撞駕駛人成『肇事逃逸者』 沒報警也未救傷者
2017-03-04 15:09:52 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特別是嚴重事故後,有的肇事者怕擔責加大油門開溜;有的出事後見傷者昏迷,除死傷者外再無他人,覺得沒有人看見自己,駕車逃逸;還有一種,認為是對方撞自己車又是酒駕,與己無關,既不保護現場,又不及時報警搶救傷者,而是駕車離開,致傷者搶救無效死亡。告訴大家,這些都是違法犯罪行為。2日,高郵警方通報一起被撞後離開現場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逃逸案件。通訊員玉榮明寶揚子晚報記者陳詠

  摩托車撞上三輪車,摩托車駕駛者身亡

  1月29日是農歷正月初二,當日17時50分許,高郵110接報:城區文游南路船闡橋上,一輛摩托車倒在路邊。接報後,民警迅速趕至現場,只見一輛二輪摩托車倒在路上,傷者滿嘴酒氣,現場沒有其它車輛。民警當即通知120先將傷者快速送至醫院搶救,隨後從報警人那得知,發生事故時,報警人看到摩托車駕駛人從後面徑直撞上一輛電動三輪車。當時,報警人還加快速度追上電動三輪車騎行人,問他出事了為何不報警。然而,騎車人理也未理,就加大電門跑了。警方認定這是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此時,民警接到醫院電話,傷者多髒器損傷嚴重,搶救無效已經死亡,案情昇級。

  辦案民警圍繞案發地調取沿途監控錄像,結合報警人提供的情況進行調查。因電動三輪車沒有號牌,很難查到。辦案民警另闢蹊徑,對沿途監控小路進行拉網式走訪排查,最終在一條偏僻小路路頭一處監控點,發現一輛電動三輪車與案發時間段比較吻合,當即截取三輪車與騎車人的正面截圖,再經過逐一走訪調查,很快鎖定了肇事車輛,當時的時間是大年初五下午3時許。

  被撞後離開現場,他成了肇事逃逸者

  民警上門起獲了肇事車輛,將交通肇事逃逸者『請』到公安機關。肇事逃逸者胡某,61歲,當地人。據其交代,自己逃離現場後,還准備去打麻將的,因為心裡害怕就沒有去。之後想想不放心,又駕駛電動車再次經過事故現場,看到有公安車子和民警在事故現場,嚇得趕緊回家了。肇事逃逸者表示,當時是騎摩托車男子酒後駕駛從後面撞到自己的,不是自己撞他的,就開車走了,難道這還有錯?『不管是誰先撞,只要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雙方都必須在第一時間及時報警,保護現場,積極配合公安機關調查處理。』民警當即正告他。

  警方認定

  死亡者負主要責任被撞者負次要責任

  警方介紹,死者黃某,42歲。出事後,警方從其體內抽取血液送檢,結果為醉酒駕駛。警方最終認定:黃某飲酒後駕駛未進行安檢且制動器不符合標准的摩托車行駛,是導致事故的主要原因,為主要責任;而胡某駕駛不符合安全技術標准的電動三輪車行駛,未在非機動車道內通行,是導致事故的次要原因,為次要責任。對其駕車逃逸的行為,警方將另行處理。現經警方多次調解,雙方已達成協議,肇事者按規定賠償了死者方,取得了諒解。

  但警方也就此提醒廣大市民:發生事故時胡某不應以對方醉駕先撞自己與己無關為理由,肇事逃逸。如果胡某在事故發生時報警,積極配合搶救傷者,也許能為傷者獲得搶救的黃金時間,能挽回傷者的生命。

責任編輯:孫宇